2020年,规模飙升的结构性存款引起了监管的高度注意。
近日,北京银保监局发文整治结构性存款业务。北京银保监局要求年内结构性存
款业务增长过快的银行,应切实采取有力措施,逐月压降本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在2
020年末,将总量控制在监管政策要求的范围之内。另据报道,多地银保监局也正
酝酿出台整顿措施,已有银保监局针对辖内结构性存款增速过快的银行发出业务风险
提示。
相较于普通存款,结构性存款嵌入了金融衍生工具,成本更高、风险更高、客户
收益也可能更高。按照规则,结构性存款给与客户浮动收益,但近年的实际情况是,
银行往往把结构性存款作为保本理财的替代,各银行之间对“假结构”也心照不宣。
结构性存款一度成为“揽储利器”。
结构性存款在狂奔猛进多年之后,至今已发展至12万亿的庞大规模。然而当下
,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套利和资金空转行为已愈发不
能为监管所容。今年5月末,结构性存款在突破历史高点后开始回落,总规模11.
84万亿。从目前情况来看,下半年规模压降将继续成为行业主流。
“揽储利器”的狂奔猛进
结构性存款最早见于2002年,并在随后的几年间在商业银行之间推广、普及
,在2010年以前,结构性存款总规模不足万亿。此后一直到2016年,结构性
存款规模稳步增长。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有利率联动型、汇率联动性和商品
联动型等三大类,挂钩标的有利率、汇率、黄金等主要品种。
从规模走势可以看出,结构性存款自2017年开始走上了狂奔猛进的道路。总
规模一路向上,仅在2019年出现阶段性回撤。事实上,2017年之后,在金融
严监管背景下,保本理财成为明日黄花,商业银行不得不大力发行结构性存款,以保
持负债端的竞争力。
有业内人士对新浪金融研究院表示,结构性存款曾被银行作为“揽储利器”向对
公、个人客户兜售,事实上也加剧了行业竞争。“有资金规模比较大的客户,银行可
以发行专户结构性存款来拉存款,但实际上这类客户看的报价多了,经常是选一个报
价高的银行去做。”
有银行客户经理表示,一般销售话术上都会跟客户强调结构性存款是保本保最低
收益的,客户也不太会在乎背后的具体结构,而他所在行的产品历史收益是相当好的
,一般也就用历史情况去说服客户购买。
中小银行对公结构性占“大头”
2019年初,结构性存款收益与票据贴现利率出现倒挂情况,部分企业以票据
贴现资金购买高收益率结构性存款,使结构性存款成为套利工具。随后,结构性存款
迎来强监管。
去年10月18日,银保监会出重拳,要求商业银行应当严格区分结构性存款与
其他存款、不得发行收益与实际承担风险不相匹配的结构性存款。还采取设置过渡期
和“新老划断”的政策安排,确保业务平稳过渡。之后,结构性存款规模“应声而降
”。
深扒历史数据可以看出,结构性存款之中占大头的一直是中小型银行的对公结构
性存款,这部分中小银行对公客户持有的结构性存款规模占到了行业总规模的四成以
上。这一比例在2019年8月时达到了47%的巅峰水平,今年4月这一占比为4
6%。
对比大型银行(主要包括国有六大行)和中小型银行对公结构性存款数据可以看
出,中小型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在2015年时,约为大行规模的2倍,随后这一比
例逐渐扩大至3倍以上。最高点为2018年8月,中小银行结构性存款总规模是大
行的3.82倍。
疫情期间规模猛增
经历了去年末的短暂压降后,今年年初,结构性存款再度迎来显著增长。数据显
示4月末,结构性存款总规模达到了12.14万亿,创出历史新高。数据显示,结
构性存款规模较去年10月银保监会通知出台时反弹2万亿元。
其中“独占鳌头”的,依旧是中小银行庞大的对公结构性存款规模。2020年
4月突破历史高点达到5.63万亿,之后的5月下降0.2万亿至5.42万亿水
平。究其背后的原因,市场观点认为,目前结构性存款收益率与短贷、票据、短融等
产品利率存在明显套息空间。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中央多次强调降低实
体经济融资成本。艰难之时,套利和资金空转行为就愈发不能容忍。
在5月末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监管,防止资金
“空转”套利,打击恶意逃废债。金融机构与贷款企业共生共荣,鼓励银行合理让利
。为保市场主体,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一定要让综合融资成
本明显下降。”
6月4日,银保监会召开疫情后首场例行发布会,北京银保监局局长李明肖点名
结构性存款套利,表示后续将进行重点监管。
据了解,北京银保监局在日常监管中关注到结构性存款市场出现一些新问题新动
向。如,部分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规模出现一定反弹,增量增速“双高”;个别银行
在产品设计和宣传销售中仍存在一些不审慎行为,如产品嵌入的衍生品交易行权条件
区间过于宽泛、产品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不到位等。这些行为加剧了存款市场的非理
性竞争,并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个别企业利用疫情期间低息信贷资金购买结构性存款套
利的动机。
6月12日,北京银保监局下发《关于结构性存款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对辖
内银行着重进行了四方面提示。一是严控业务总量及增速。二是确保产品设计审慎合
规。三是加强资金来源甄别。四是切实规范宣传销售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银保监局在通知中指出:“年内结构性存款业务增长过快的
银行,应切实采取有力措施,逐月压降本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在2020年末,将总
量控制在监管政策要求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总量控制”已成监管“名牌”,结构性存款下半年规模压降将成为
行业主流。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