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渣打银行与香港贸易发展局(下称“贸发局”)公布第一期“渣打
大湾区营商景气指数”报告。该报告是市场首个针对粤港澳大湾区(下称“大湾区”
)营商景气进行的前瞻性季度调查,以分析区内营商气氛,及跨城市、跨行业之间的
协同效应。
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大湾区的“经营现状指数”和“预期指数”
分别为37.0 和47.0(中性值为50)。这表明在饱受新冠病毒疫情困扰的
第二季度之后,受访企业预计第三季度紧缩性压力会明显缓解。更进一步的明细信息
表明了人们对广泛好转的预期,其中以新订单增长最为突出,尤其是国内订单。此外
,信用指数表明第二季度借款成本降低,更容易获得贷款,推升了人们对第三季度现
金流压力降低的预期。受访企业认为使他们受益最大的是特定行业优惠和激励措施,
然后是扩大生产要素跨境连通性的措施。
渣打大中华区高级经济师刘健恒表示:“报告反映大湾区企业预期第三季度经营
状况显著改善,可能是由于中国采取积极有为的货币及财政政策,推动经济活动持续
正常化。第三季度指数上升,更多是受到内部需求推动,与中国为第一个摆脱新冠病
毒疫情影响并进入复苏的普遍认知相符。”
指数包含行业及城市子指数:若按行业划分,创新及科技业有望以最快速度改善
,金融服务业紧随其后;若按城市划分,广州及深圳有望引领后疫情时期的经济反弹
,香港则预计会滞后。至于有计划拓展业务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受访企业中,深圳、
珠海和香港是最受青睐的城市。
刘健恒补充:“深圳在第二季度展现最强的抵御能力,预计第三季度会与广州率
先恢复经济扩张,这可能是由于当地以金融及科技产业为主,落户的大型企业拥有较
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更多现金流,从而带来令人鼓舞的表现。至于大湾区内拓展业
务的目的地,深圳和香港较受青睐是因为两地均属成熟的核心城市,拥有高消费能力
;而珠海距离澳门最近,也能通过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
“渣打大湾区营商景气指数”是一项由渣打银行与香港贸发局合作进行的季度调
查所编制的景气指数。该项调查每季度访问至少1000家大湾区各城市主要行业的
企业,了解他们当前经营及信贷状况,以及对下一季度的展望。调查亦会探讨影响受
访者作商业决定及计划的主要因素,以及其对大湾区未来的影响。
香港贸易发展局研究总监关家明表示:“我们看到中央政府对大湾区提供强而有
力的政策支持,通过加快连接区内基建设施、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及建
立优质生活圈,把大湾区打造成为全球商业和创新中心。”
“我们预计商界对大湾区资讯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而‘大湾区营商景气指数’正
好能够适时提供有关区内发展与转型的趋势,让企业和决策者能够更好地为未来计划
及掌握机遇。”关家明补充说。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