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城商行、民营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持“服务地方经济
、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市场定位,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在服务
实体经济,增加普惠金融供给,提升公司治理能力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为全面客观
反映城商行、民营银行年度总体情况,总结先进经验,提出改革发展建议,中国银行
业协会城商行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了《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报告(2020)》(以下
简称《报告》),这是连续第6年编写城商行发展报告。
《报告》指出,城商行在过去一年按照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监管要求,总体资
产增速保持平稳,资产负债结构更加优化,风险抵御能力有所提升。截至2019年
末,全国134家城商行资产总额37.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5%;贷款余额
17.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8.4%,贷款增速约为资产增速的两倍;负债总额
34.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4%,其中存款余额占比68.5%,同业负债占
比12.3%,负债结构不断优化;净利润2509亿元,较年初增长2%;不良贷
款率2.3%,拨备覆盖率154%,资本充足率12.7%。
《报告》指出,城商行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完善公司治理工作。在治理能力现
代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引领,把党的领导与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确保党委在
银行公司治理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制度建设,按照监管导向、发展导向和管理导
向,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内部制度
体系;规范股权管理,完善在股权关系、股权托管、股权质押、股权行为管理及关联
交易管理方面的制度要求;建立合理激励约束制度,规范信息披露制度,为城商行持
续稳健发展提供保障。
《报告》指出,城商行聚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务、保护
消费者权益四项重点工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取得良好经济效果和社会反响。在服
务区域经济中,城商行充分发挥本土金融机构优势,着力推动“一带一路”、京津冀
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落地,持续深化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以丰富的金融产品体系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
。在发展普惠金融中,城商行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出实招、见实效,为服务“三农”和
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在提升金融服务
中,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不断推动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为客户提供更
加智能、敏捷、温暖的服务体验。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中,全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大力普及金融知识,培育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为构建和谐稳定的金融生态环境做出
积极贡献。
《报告》指出,城商行、民营银行积极拥抱金融科技,不断推动数字化转型,加
速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的布局。通过金融科技赋能
,优质金融产品供给不断丰富,在提高金融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拓宽金融客户覆盖
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加大在数据治理中的资源投入,着力提升基于场景的数据
挖掘能力和数据洞察能力,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精准营销、数字产品和风险防控方
面的价值和作用。深化人工智能在智能营销、智能网点、智能客服、智能投顾、智能
风控领域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积极布局物联
网应用,构建了立体化物联网金融系统,在小微金融发展、个人金融服务和银行内部
管理方面取得积极成果。
《报告》指出,民营银行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以防控金融风险为根本,以践
行金融改革为使命,坚持将业务重心放在民营、小微、普惠等传统金融服务薄弱领域
,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严守合规风险底线。坚守发展定位,通过依托股东背景和资源
禀赋,持续探索与传统银行互补发展、错位竞争,履行民营银行的时代责任与历史担
当,实现各项业务指标量质齐升。截至2019年末,18家已开业民营银行总资产
9137.6亿元,同比增长43.4%;总负债8411.9亿元,同比增长45
.3%;贷款余额4836.7亿元,同比增长56.6%;净利润81.5亿元,
同比增长83.1%,整体盈利能力逐渐改善;不良贷款率1.0%,拨备覆盖率3
91.1%,资本充足率15.2%。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