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银行 > 正文

消费金融:提升科技水平增强普惠性

11/16
2020
来源
金融时报
分享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消费金融行业“金融+科技”的属性进一步凸 显。据不完全统计,行业多数机构2019年全年研发投入占比均达到了5%以上, 几乎全数机构实现了智能化营销和贷后管理以及大数据化的风险控制,部分机构实现 了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法院催收等“尖端”应用,少数机构更是实现了金融科技的对 外输出,赋能消费信贷全行业。 小商铺店主刘先生,因疫情影响经营一度惨淡。一时陷入困窘的他,想尝试直播 卖货。可周转资金缺乏让直播销售计划暂时停滞。资金问题该如何解决? 由此,刘先生找到了一家消费金融公司,选用该公司的商品分期服务,购买了手 机等直播设备,通过线上完成贷款申请,资料审核通过后大约1分钟,款项便打到了 刘先生的账户。 为何如此快?“就拿刘先生这笔贷款来说,在OCR识别、人脸识别、唇语识别 、声纹识别、活体检测等科技手段的支撑下,反欺诈防范工作在实名认证的同时悄无 声息地进行。身份证精准识别的背后,是OCR技术在大显身手。”马上消费金融公 司(以下简称“马上消费”)创始人、董事长赵国庆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仅需一部手机,凭身份证即可在线申请贷款,“无接触”便捷性金融服务的背后 是“硬核”科技能力的体现。随心分期的优质体验,让越来越多的用户在消费金融公 司获得了人生第一笔信贷。 截至2020年,消费金融公司已经历10余年发展历程。在经过探索实践、快 速发展、稳步前进三个阶段后,消费金融公司累计服务客户已超过1亿人次。在促进 消费升级、服务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等方面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展望“十四五”,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消费新模式 、新业态将进一步发展,与之相匹配,消费金融公司也在进一步提升金融科技水平, 增强金融普惠性。 “金融+科技”属性进一步凸显 2014年,作为首批试点的北银消费金融公司开始探索消费金融与科技的融合 。从当初的实践来看,科技驱动主要是应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技术,持续创新消费 金融经营模式,拓展与客户的沟通渠道,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其所做的探索诸如基于 互联网平台开展直销、开发高清视频自助贷款机等方面。 时至今日,科技赋能消费金融的初衷不变,只是运用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升, 金融科技范围已涵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 以马上消费为例,2017年,马上消费自主研发的OCR识别系统上线,对姓 名的识别准确率达99.1%,身份证号码识别准确率达100%。该公司自主研发 的人脸识别系统,累计已完成上亿次比对,可实现面部微表情识别、精细化语音对话 情绪识别、光线静默活体检测,识别精准度高达99.99%;自主研发的唇语识别 活体检测系统、声纹识别技术,都能够在身份验证场景中,轻松快速地确认用户身份 。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消费金融行业“金融+科技”的属性进一步凸 显。据不完全统计,行业多数机构2019年全年研发投入占比均达到了5%以上, 几乎全数机构实现了智能化营销和贷后管理以及大数据化的风险控制,部分机构实现 了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法院催收等“尖端”应用,少数机构更是实现了金融科技的对 外输出,赋能消费信贷全行业。 “刘先生能够快速获得贷款,科技的作用非常之大。我们以科技连接审批系统中 的决策引擎,将各种变量、数据源、模型服务化和节点化,支持灵活快速地构建多种 不同的审批工作流程,针对不同客户的申请提供不同的风控策略,可达到优质客户秒 级审批通过、劣质客户快速拒绝,实现千人千面的信用评级和风险定价。”赵国庆说 。 践行普惠金融初衷不变 在赵国庆看来,坚持科技驱动使得普惠金融能够触及更多人群。 据介绍,通过科技赋能,能有效降低消费金融公司的边际服务成本,从而让利用 户,实现从“普”向“惠”的转变,即从金融可得性向实现金融定价普惠性转变。 回顾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初心,中国银行业协会消费金融专业委员会表示,国务 院批准试点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外需不足问题,尝试非银行 金融机构以专业小额消费信贷,为那些在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获得信贷服务的广 大中低收入客群提供更为普遍的消费金融服务,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的一项重 要举措。 在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更加受到关 注。作为拉动国民消费的重要金融创新模式,消费金融公司也需持续创新消费金融经 营模式,实现经营管理的智能化、人性化、特色化和精细化。据了解,目前消费金融 公司拓展的场景已覆盖3C家电、家装、旅游、教育等各主流场景,且覆盖面仍在持 续扩大之中。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消费金融公司已发 展到26家,注册资本433.4亿元,资产规模4861.5亿元,贷款余额46 86.1亿元,服务客户数1.4亿人。今年以来,监管层陆续批复了平安消费金融 、小米消费金融等消费金融公司,正式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增加至27家。 多元化融资体系逐步形成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增强可持续发 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明确支持消费金融公司发行二级资本债券,拓 宽资本补充渠道。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鼓励消费金融发展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鼓励消费金融 在严格风险暴露的条件下,降低拨备水平,给予消费金融经营更大的灵活性和包容度 。同时,降低消费金融外部融资依赖,有利于消费金融由主体融资向资产融资转变。 据了解,马上消费已经全面打造了集注册资本、股东存款、同业借款、同业拆借 、ABS、金融债于一体的多元化全渠道融资体系。尤其在今年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下,马上消费不仅陆续发行ABS和金融债,且均获得了投资机构的超额认购。今年 9月11日,中国银保监会官网公布了马上消费冲刺A股的消息,该公司有望成为第 一家上市的消费金融公司。在业内看来,马上消费冲刺IPO,给消费金融行业提振 了士气。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8433","PageTitle":"消费金融:提升科技水平增强普惠性-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8433},"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