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连续两年围绕磷石膏综合利用建言献策,今年的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
贵州磷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光亮仍旧围绕磷石膏综合利用提出新建议。
他建议国家制定磷石膏综合利用三年行动规划,将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在全
国范围内循序推行,推动磷化工企业主动加大磷石膏综合利用力度,在“十四五”期
间实现磷石膏“产消平衡”,并将其打造成新产业,从根本上解决由此带来的生态环
保问题,加快我国磷化工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进程。
“以渣定产”全国推行有利于培育磷化工行业竞争力
磷石膏是磷酸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在对其进行综合利用之前,不仅不能获取收
益,反而要花费大量费用解决其安全环保堆存问题,同时,磷石膏堆存已经带来了比
较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多年来,磷石膏已经成为制约磷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包
袱”。
据了解,目前我国磷化工产业比较聚集的湖北、贵州、云南、四川、安徽等省份
都已提出逐年提高磷石膏利用量、削减库存量的具体指标和奖惩措施。加快磷石膏综
合利用,推动磷化工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已基本成为行业共识,但一直未作国家层
面统一的明确要求,全国范围内的磷石膏利用率仍然较低。
何光亮认为,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渣定产”政策具有重大意义。如果能够实现
,将大大提高我国磷化工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使我国磷化工产业走到世界前列。
“如果能将磷石膏变废为宝、全部消纳,将变成我们新的效益增长点。”何光亮
表示,原来的负数变为正数,将成为磷化工企业的竞争力。
然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然要以技术方面取得诸多突破为前提。并且,实现这
个目标本身就说明企业在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都走到了前列。何光亮告诉记者,
目前,我国磷石膏综合利用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很多富磷国家和地区现在还没有起
步,我国完成磷石膏综合利用“产消平衡”后,很多国家要想追赶我国,做到将磷石
膏变废为宝、全部消纳,至少还需要七八年,甚至十年以上,这是我国磷化工产业提
升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机遇。
“如果没有目标,一个行业的进步、竞争力的培育就会打折。”何光亮表示,“
推行‘以渣定产’是对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具体实践,也是国家对磷化工产业
发展提出的一个要求,大家都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这是对整个国家和产业负责。”
在何光亮看来,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并不是不能实现的目标。
“2018年贵州省推行‘以渣定产’,刚开始我们也觉得压力太大,但通过两
年多的实践,我们进步和收获很大,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越往后面做,我们信心
越大。”何光亮笃信,如果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渣定产”,贵州的磷化工产业会
走在全国前列,我国磷化工产业将会走到世界前列。
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磷石膏建材带来发展新机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很多红利,比如提出“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
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两新一重”建设,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
城镇化建设、重大工程建设。
何光亮认为,磷石膏的开发利用,可把握好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一重大机遇。“新
型城镇化建设要打造宜居、宜业的环境,石膏建材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具有很多优势
。”
石膏是一种健康指标非常好的建材原料,具有轻质、隔音、防火、保温、节能、
环保及自呼吸等特点,是传统建材绝佳的替代材料;在产品形态上,石膏建材覆盖建
筑主体、墙面、地坪、屋顶等部位,成为可塑性最强的装配式建筑材料。
“新型城镇化建设会给我们带来巨大机遇,如果抢抓机遇,我们可把磷石膏建材
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一条路径。”何光亮表示。
此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何
光亮认为,这给企业释放了重大利好。
“贵州磷化集团历史债务比较沉重,这次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其实也是化解历史债
务存量的良好机遇。”何光亮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需通过“两新
一重”来承载,同时也为“两新一重”的落地提供了保障。
磷石膏建材高质量发展还需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不断创新
据介绍,目前贵州磷化集团的磷石膏消纳处置,主要还是以其他非产业化的方式
为主,比如井下充填、作为水泥缓凝剂的添加剂等。然而,用产业化的方式来消纳磷
石膏,对企业来说是更加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方式,也是未来贵州磷化集团努力的方向
。
何光亮告诉记者,今年贵州磷化集团产业化消纳磷石膏的比例至少要比2019
年翻一番,甚至达到2019年的两倍到三倍。未来,贵州磷化集团将通过两年到三
年时间,把产业化逐步变成消纳磷石膏的主力。“要实现这个目标,还需科技创新。
”
据介绍,得益于贵州省提出的“以渣定产”倒逼机制,贵州磷化集团每一两个月
都有新产品或技术突破。
“我们现在已有10多种磷石膏建材产品,越往后发展,产品的附加值越高。”
何光亮告诉记者,贵州磷化集团的磷石膏综合利用已进入到材料领域,未来甚至能通
过技术手段,把磷石膏净化处理达到优质天然石膏的指标要求,这将为磷石膏产业化
消纳带来更大机遇。
未来,磷石膏建材行业将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何光亮认为,要抓住科技创新和
商业模式创新两大驱动点。
何光亮对此解释说,技术创新可开发出越来越多性价比高、有竞争力的产品给用
户。对部分传统建材产品,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来替代,比如提供质量更好、性价比
更高的产品和更好的服务。然而,很多建材产品都不是能简单替代的,这需要通过商
业模式、管理的创新,打破传统建材行业商业模式上的壁垒,重构供应链和利益链。
“但只要我们坚持去做,就会有进步,局面就会打开。”何光亮信心满满。
[19]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