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水田秧苗绿,水稻栽插种植忙。
眼下,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八宝镇河野村的农民正忙着在稻田里进秧、插秧。云
南八宝贡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在莲城镇、旧莫乡、那洒镇等地的产业扶贫原粮基地陆续
完成了水稻栽插任务,放眼望去一片青绿色。
“去年我家种了10亩八宝贡米,都不愁销路,今年我还要继续种。”村民韦应
辉看着水田里整齐的绿秧苗笑容满面。韦应辉是八宝镇河野村的建档立卡户,201
9年以来,他种植的八宝米在云南八宝贡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带动下,统一规范种植
、统一产品质量,并借助农业银行扶贫商城的网上销售渠道,实现了产销一体化和农
产品品牌化。
云南八宝贡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在广南县八
宝镇等6个乡镇开展实施八宝米产业扶贫项目,共有优质稻种植基地7.8万余亩,
带动2900余户建档立卡户发展八宝米产业。公司对像韦应辉一样的建档立卡贫困
户实行订单收购,并给予补贴,通过“农户+企业+农行扶贫商城平台”的模式,有
效增加贫困户收入,激发了农户的种植热情。
作为云南6大名米之一广南八宝米的生产基地,广南县八宝米的种植不仅带动了
一方群众致富,同时让这一优质农产品走入寻常百姓家,走向市场,以云南八宝贡米
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八宝贡”为代表的大米品牌也开始焕发生机。
渠道化发展是农产品品牌化运作的关键环节,但贫困地区农作物种植分散,没有
统一的标准,难以靠自身的力量组织规模化销售。随着电商的发展,通过网络平台进
行销售已成为农产品销售的新方向。“公司的‘八宝贡’销售区域已经从原来的省内
市场逐渐扩展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目前超过70%的销售额还在省内。”
云南八宝贡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营销总监刘丹介绍。
为帮助八宝贡米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致富,农行文山广南县
支行聚焦贫困地区电商发展中的技术、物流、人才等堵点、难点,运用金融科技赋能
扶贫产业,以“扶贫商城”电商平台为销售端,以云南八宝贡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动
农户为供应端,联动协同,对整个供应链条进行品质控制,形成了“宣传倡导、发起
购买、平台下单、统筹货源、高效发货”的一条龙助销机制,深度释放消费扶贫潜力
。
今年以来,农行文山广南县支行累计帮助销售“八宝贡”“滇南里”等优质大米
商品171万元,带动近3000户档卡贫困户增收。这些品牌也借助农行“扶贫商
城”覆盖全国的平台优势,传播到全国各地,米香飘更远,品牌越擦越亮。
“农行扶贫商城给予了特卖、品牌推广等资源支持,最多一天内下单超过500
单。”云南八宝贡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电商运行主管徐建说,“通过农行的渠道,我们
的优质生态大米一天内可实现省内快递,3天左右可送达北京等地消费者的餐桌。”
近年来,农行云南省分行积极探索线上消费扶贫新业态,运用“互联网+扶贫”
思维,融合公益理念、市场力量、政府支持、合作共建以及金融服务,倾力打造“扶
贫商城”电商平台。截至目前,该商城累计上架扶贫商品2034件,入驻扶贫企业
293户,交易金额达2353万元,有力带动了八宝贡米、野生菌等一批具有明显
地域特征的农产品的销售。今年以来,该行“扶贫商城”平台在助力抗疫、扩大消费
扶贫方面充分发挥了主渠道作用,有力促进了贫困地区滞销农产品的销售。
除了充分利用线上销售渠道优势外,农行云南省分行还积极帮助打造地方特色品
牌,解决农产品分级、包装和品牌等竞争要素缺乏问题,实现企业快速入驻和上线产
品,配合做好农特产品专题宣传,在平台开展未摘帽贫困县专场线上消费扶贫活动,
加大东西协作力度,助力贫困地区的特色产品进一步拓展电商渠道,走出了一条内生
式、可持续的精准扶贫路。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