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子公司的经营和发展,母行理财产品的迁移也在加快。6月14日,记者注意到,招商银行和宁波银行近日宣布,将启动首批部分理财产品的产品经理换届工作。在这两家银行之前,至少有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在内的8家银行已经开始了金融产品的迁移。在分析人士看来,流动性的加速意味着金融子公司的经营步入正轨,但在股票处置方面仍存在压力。
具体而言,招商银行于6月12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宣布,首批转出的理财产品将于2020年7月13日转入招商银行理财。转账完成后,招商银行作为理财产品经理在相应理财产品合同及相关财务文件项下的权利和义务将在转账日自动、完整地转移至招行理财,理财产品经理将相应变更为招行理财。 招商银行金融产品迁移将分批有序进行。根据首批转融通产品名单,招商银行有两款转融通理财产品,分别是“金奎8月2号理财计划”和“瑞源余额14钻石财富系列理财计划”,均为净值产品。
同日,宁波银行还宣布,宁波银行前期发行的部分理财产品将划转宁波银行理财业务,预计首批划转的理财产品将于2020年第三季度完成管理层换届。兴业银行也于6月12日发出通知,要求更换部分理财产品的经理。该行发行的“天田万里宝-文利一号”等净值理财产品将于6月19日正式划转兴银理财。在此之前,兴业银行从今年3月开始分批推出金融产品。
母行股票理财产品转让稳步推进。指出,截至6月14日,工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光大银行、杭州银行、兴业银行等至少开展了一轮金融产品转移。比如,中国银行今年2月安排了第二批理财产品更换经理;年初开张的杭州银行理财产品经过约5个月的筹备,于6月5日承接了母行第一批理财产品,共计69款。
承接母行产品与监管政策密切相关。2018年12月,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答记者问时表示,按照商业自愿的原则,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设立理财机构开展资金管理业务管理子公司,或将财务管理业务并入其他已开展资本管理业务的子公司。子公司发展后,本行不再开展理财业务(继续处置存量理财产品除外)。
分析人士指出,移民加速意味着金融子公司的经营正逐步步入正轨。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志表示,根据监管规定,银行理财产品应由金融子公司管理。但受疫情影响,移民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被耽搁。防疫工作进入常态化阶段后,移民工作也要迅速推进。
事实上,自去年6月3日首家理财子公司建行理财正式开业以来,目前已有12家理财子公司开张运营,包括工行理财在内的整体运营稳定,建行财务管理和许多其他子公司在开业第一年就宣布盈利。然而,银行理财产品存量巨大,且移民并不容易。
对此,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晓瑞表示,金融子公司完成母行股票产品交接仍存在一定困难。一方面,在迁移工作中要把握原始业务的特点,保留原始数据。因为新旧业务的部门和结构可能不一致,所以需要准确定位位置。另一方面是如何高效地完成交接,将旧业务快速、全面地“打包”到新业务中。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