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与该产品风险评级相同的理财产品出现亏损,这对那些抱着“盈亏平衡心态”购买净值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教训。
从产品描述来看,这些亏损型理财产品在固定收益资产中的投资比例在80%以上,应该是比较稳定的。为什么会有负回报?
一家股份制银行网点的理财经理表示,这类负收益理财产品可能与一定比例的债券挂钩,因此收益率受到债券市场波动的影响。
新旺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5月份以来,债券价格大幅下跌,部分以债券为主要投资对象的银行理财产品受到较大影响,出现浮亏。同时,债券基金等公共基金的固定收益产品也被撤回。
事实上,负收入的出现并不是突然的。今年以来,多种理财产品收入持续下降。
4月6日、7日和6月3日的年化收益率分别跌破2%和1.5%,今年以来,余波的收益率从年初的2.4%左右一路下滑。目前,收益率徘徊在1.4%左右。余波并不孤单。今年2月中旬以来,“宝贝”理财产品整体收入持续下降。来自金融360研究院的数据显示,6月1日至7日,“宝贝”理财产品7天平均年化收益率已降至1.55%。
银行理财产品方面,今年前4个月,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逐月下降。5月上旬,理财产品延续了前几个月的下跌趋势,中后期以来继续小幅反弹。5月平均收益率为3.9%,仅比上月上升1个基点。
除金融产品外,近期结构性存款收益率也有所下降。春节前后,多家股份制银行结构性存款实际收益率仍接近4%,目前,多家银行结构性存款实际收益率已降至3.5%左右甚至更低。
专家认为,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与市场流动性水平有关。合理充足的市场流动性降低了市场资金成本,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此外,目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主要资产价格整体回落,也使得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
董希淼说,之所以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浮亏有更多的讨论和担忧,是因为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的投资风格普遍偏保守,偏好稳定的产品,缺乏心理准备;第二个原因是长期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处于隐性刚性套现之下,即使亏损往往是刚性套现,也少有亏损现象。
而资产管理新规的出台,打破了这种刚性套现。新的资产管理条例要求,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证资金和收益。金融机构兑现困难的,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兑现。
同时,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也指出,短期账面负收益并不代表实际负收益。对于长期理财产品,投资者不需要过多关注产品的短期净值波动。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净值理财产品的波动和周期性下跌是正常现象。金融子公司分配的权益性资产等权益性资产净值波动较大。但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具有长期性,投资者往往在产品到期或开盘前没有注意到产品净值的波动。事实上,这一时期产品净值将持续波动。
专家表示,投资者应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平衡风险和收益,合理选择适合自身风险偏好和投资能力的理财产品,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金融机构应加强信息披露,全面、及时、准确披露与金融产品有关的信息。总之,我们应该确保卖方负责,买方负责。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