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发债规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据《金融时报》记者梳理统计,今年上半
年,共有人保财险、中邮人寿、农银人寿、民生人寿、平安人寿、长城人寿、中华联
合人寿、光大永明保险、新华保险、中英人寿10家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合
计发行规模达526亿元。而在2019年,6家保险公司共发行546.5亿元规
模的资本补充债券,这意味着保险公司在今年前6个月的发债规模就已接近去年全年
的水平。
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共有两家保险公司发债规模超过100亿元,其中新华
保险发债规模为100亿元,平安人寿为200亿元。此外,人保财险和中邮人寿发
债规模同样较大,分别为80亿元和60亿元。从发行利率来看,10家险企中发行
利率最高达5.20%,最低为3.30%。
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券是指保险公司发行的用于补充资本,发行期限在五年以上
(含五年),清偿顺序列于保单责任和其他普通负债之后,先于保险公司股权资本的
债券。依据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保险公司申请公开发行资本补充债券,需要符合具
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连续经营超过三年,上年未经审计和最近一季度财务报告中
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最近三年没有重大
违法、违规行为等要求。虽然发债“门槛”较高,但保险公司趋之若鹜,原因之一就
在于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券可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银行等机构都可以成
为保险公司潜在的融资对象,因此这一债券具有更好的流动性。业内专家告诉《金融
时报》记者:“由于资本补充债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保险公司无需付出流动性溢价
,融资成本更低。因此对于拥有较好信用评级的大型险企而言,相对于动用实际资本
发债,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无疑是更优选择。”
今年险企发债队伍中不乏新面孔。今年5月,新华保险成功发行100亿元资本
补充债券,这不仅是新华保险发行的首只资本补充债券,也是其自发行“11新华债
”“12新华债”和“14新华债”三单次级定期债务后再次亮相资本市场。记者从
新华保险方面了解到,此次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所募集的资金将用于补充新华保险附属
资本,增强其偿付能力,为业务的良性发展创造条件,支持业务持续稳健发展。该公
司还表示,利用市场化和证券化的融资手段,有利于其改善负债结构,顺应市场形势
并稳步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优质信用形象和市场影响力。
同样是在今年首次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还有光大永明保险。今年4月,光大永明
保险发行30亿元规模资本补充债券,认购倍数达2.7倍,最终发行利率3.90
%,低于4.2%至4.4%的发行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市场对于认购保险
公司资本补充债券抱有较高热情。
谈及发债,农银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资本补充债成功发行将对其提升综合偿付
能力充足率、扩大业务规模、拓展资金运用渠道、降低财务再保险支出提供有力支持
。
其中满足业务发展对资本的需求,依旧是险企加快发债节奏背后的重要动力。2
019年,保险业全行业原保费收入突破4万亿元,保费同比增速重回两位数水平,
业务的快速发展无疑会消耗大量的资本。今年前5个月,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
2.31万亿元,同比增长5.5%,累计保费同比增速进一步改善,逐渐走出新冠
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保险公司更需加快补充资本“弹药”以应对可能
会得到巨大释放的居民保障需求。
在保险公司对于发债热情高涨的另一面,今年以来,险企增资显得有些不温不火
。据《金融时报》记者梳理统计,今年上半年,共有9家保险机构在中国保险行业协
会网站上发布增资计划,增资金额合计约61.6亿元。其中最大的一笔增资金额来
自招商局仁和人寿。根据其所发布的公告内容,于2017年成立的招商局仁和人寿
将注册资本由50亿元增加至约65.9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增资完成后,
原先并列招商局仁和人寿第一大股东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招融投资
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不再一致,前者持股比例仍为20%,后者持股比例增加至3
3.33%,升至第一大股东。
泰山保险的增资计划同样涉及股权变动。今年6月,德国安顾集团全资子公司安
顾财险通过认购泰山保险6.73亿元新增注册资本,持有后者24.9%的股权,
成为泰山保险的第二大股东。这也被视为外资在保险业扩大对外开放背景下的又一重
要举动。安顾中国首席执行官思勇明表示:“此次战略投资泰山保险标志着安顾集团
正式进入中国财产险市场,是对集团现有在华的人身险及健康险业务的有益补充,在
华布局再进一程。借此投资,我们将为泰山保险带来符合中国市场的国际领先的管理
经验和全球资源,助力产品服务创新以满足更多中国消费者的保险需求。并在中国银
保监会的指导下,全面深化落实安顾集团在华的各项布局,提升我们的竞争力。”
今年另一笔金额较大的增资来自于汉诺威再保险上海分公司。在去年决定增资1
0亿元后,汉诺威再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又于今年2月发布公告表示,将再次增资1
5.60亿元,并已获得银保监会批准。去年以来,再保险机构在增资方面表现得格
外活跃。年内另一家发布增资计划的再保险机构为太平再保险(中国),增资金额为
4亿元。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