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保险 > 正文

监管层释放积极信号 UBI产品或成部分险企突围赛道

08/03
2020
来源
金融时报
分享
近日,酝酿已久的车险综合改革在保险业掀起一番热议。7月9日,银保监会发 布《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其中一个重点是丰富商业车险产品。《征求意见稿》提到,“支持行业制定新能 源车险、驾乘人员意外险、机动车延长保修险示范条款,探索在新能源汽车和具备条 件的传统汽车中开发机动车里程保险(UBI)等创新产品,制定包括代送检、道路 救援、代驾服务、安全检测等车险增值服务险的示范条款,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规范和 丰富的车险保障服务。”借车险综合改革之“东风”,UBI(Usage Bas ed Insurance)是否真正迎来了“起飞”时机? UBI孕育条件逐渐成熟 一直以来,我国车险最大的定价因素是新车购置价,而驾驶人行为习惯因素占比 并不大。近几年,结合了车联网新型车险定价和运营模式的舶来品——UBI逐渐进 入大众视野。只需一个收集驾驶数据的车载设备,再根据驾驶人的驾驶时间、地点、 里程和具体驾驶行为,保险公司就能确定驾驶人该缴多少车险保费。有研究机构调查 表明,约72%的国内消费者表示在条件成熟后,愿意尝试UBI车险产品。 UBI在我国可谓是伴随商车费改的进程而逐渐升温。此次车险综合改革本质是 产品和定价层面的改革,这两点恰好与UBI有着密切关联。从定价层面来讲,早在 2015年,伴随车险费率市场化试点的启动,UBI迎来破局曙光。车险费率市场 化意味着保险公司将拥有商车费率拟定自主权,在参考基准纯风险保费的基础上,进 行差异化定价。而差异化定价的基础则可以是消费者驾驶行为、违规记录、车辆零配 件价格、维修成本等一系列因子,UBI有望成为首当其冲、与之相匹配的创新型产 品。从政策导向来看,新一轮车险综合改革中,银保监会首次在《征求意见稿》中提 出要开发UBI产品,从监管层面释放了鼓励其发展的信号。 在车险市场集中度高、改革短期内将给行业带来经营压力的现状下,UBI或成 为部分险企突围的赛道。近年来,由于车险市场手续费的不合理竞争,车险综合成本 率时高时低,承保利润波动较大。《金融时报》记者梳理发现,在2015年商车费 改前,车险综合成本率是99.39%,承保利润为37.81亿元;实施费改后的 2017年,车险综合成本率降至98.96%,承保利润升为73.89亿元。但 好景不长,2018年,车险综合成本率再次抬高至99.86%,承保利润降至1 0.53亿元低点。2019年,经过监管部门重拳整治市场乱象,车险综合成本率 又降为98.6%,承保利润则出现103.6亿元的高光时刻。 尽管这为实施车险综合改革赢得一定调整空间,但不可否认,车险的市场集中度 较高,我国三家头部险企市场份额超过60%。对于处于亏损状态的中小保险公司而 言,机制灵活、决策效率高等特点使其具备精耕细分市场、放手创新车险产品的条件 。“UBI的运营或许是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一位财险公司人士对《金融时报》 记者表示,目前,国内研发UBI的小型车险公司被看好,未来可以依靠不同驾驶行 为采取不同费率的商业模式,降低自身出险成本,改善运营管理水平,提升利润率。 多方获益但开发难度不小 分析UBI各方诉求,业内人士认为,长期来看,UBI产品相较于传统车险具 有很多优势,是顺应行业发展规律的产品,它能满足车险各利益相关方诉求,形成多 赢的局面。UBI给消费者带来更多保费优惠,激励其采取更安全的驾车行为;更全 面的风险评估指标带来了更精确的损失估计,驾车人更安全的驾驶行为也间接降低了 保险公司的赔付成本;相关部门也希望借UBI实现更安全的道路交通状况,并达到 环保目的。 但是,面对政策的支持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保险公司要落地UBI,仍有几个难 题摆在眼前。在近日召开的银保监会新闻通气会上,财险部副主任尹江鳌表示,第一 是定价的经验数据还不足,因为UBI是新生事物,定价基础数据不够,定价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受到一定影响,经验数据的积累还需要一定时间,新能源车在整个全国机 动车的保有量中占比仅1%左右。第二是车辆的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过程,目前国家 已经把车联网纳入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正在积极推进。第三是设备配备还 不到位,大部分机动车没有配备相应的UBI设备,新出厂的车和一些高端的新能源 车有相应配备,但一些旧车和新生产的价格较低的车型尚未配备。第四是财险公司的 承保和理赔服务能力还有欠缺。 一家财险公司的精算部总经理分析认为,UBI产品的主要定价技术难点在于驾 驶员行为风险因子的度量。通过移动传感设备收集到的驾驶员行为数据是海量的,哪 些数据与车险风险有着直接的关系,哪些数据与车险风险的相关性不高,不同的保险 公司、不同的精算师可能有不同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可能搭建起不同的保费定价模型 ,也就可能会得到不同的保费金额,这就牵扯到数据标准是否统一的问题。 可以预见,从UBI产品的设计、费率的制定、系统的开发,到能快速地落地产 品、选择用户、开展业务,这当中所涉及的环节和复杂度不容小觑。 多家险企探索实践UBI 审视全球发展情况,UBI用户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超 过300家保险机构推出了UBI产品。2013年,全球UBI市场渗透率不到百 分之一,而2016年的市场增长率高达32%,有效UBI保单达到1400万份 ;2017年,全球约有1740万张有效UBI保单,增速为26%;2018年 ,有效UBI保单数进一步增长至2480万份。在业务最发达的意大利,UBI渗 透率达到14%,而其他国家均低于5%。 UBI在世界范围内遇到的一个主要进展障碍是,人们对于车联网采集的个人驾 驶数据还存在困惑,因为隐私原因而反对加入车联网保险业务,这给车联网的普及带 来了一定的困难。不过,随着UBI从简单的安装OBD设备到智能手机App应用 的崛起,各国监管机构已经意识到UBI对于行业创新、保险公司盈利、改变驾驶习 惯、减少车祸带来了正面效应,这些因素使得UBI车险的长期趋势被看好。 在我国,已有多家保险机构涉足UBI领域探索。例如,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 司——众安保险最新推出了“保骉”车险。在服务模式方面,打造场景化服务,满足 车主对UBI车险的个性化需求;定价方面,“保骉”车险采用大数据技术,精准描 摹用户画像,并通过收集车主的驾驶习惯、车辆信息、居住地区、家庭成员等信息多 维度定价,鼓励车主建立良好的驾驶习惯,以获得更实惠的报价。再如,现有较具代 表性的车宝UBI模式中,南京人人保公司利用车宝评测系统,根据驾驶数据计算车 主安全驾驶奖励,保险公司作为最终资金提供者将奖励通过车宝提供给车主。 平安产险董事长兼CEO孙建平也表示,几年前该公司已开始研究UBI,终端 载体经历了从车载“盒子”到智能手机的转变,“一人一车一价”的能力已经具备, 只待合适的时机到来。而现在,或许就是国内保险机构深入探索实践UBI的最佳时 机。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49288","PageTitle":"监管层释放积极信号 UBI产品或成部分险企突围赛道-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49288},"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