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保险 > 正文

互联网巨头疾步入局 传统险企管理急需“升维”

10/14
2020
来源
金融时报
分享
近日,以“科技让未来更普惠”为主题的金融科技盛会“INCLUSION·外滩大会”在上海举行。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发言中指出,我国保险科技的发展已步入科技深度赋能保险业的新阶段。 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暴发,使全球经济蒙受沉重打击,疫情延续的时间与负面影响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但与此同时,科技化的大潮却激烈地席卷而来。科技创新、数字化科技转型不再是潮流,而成为一场新兴科技与传统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 带刺的“橄榄枝” 按照常规,每年的8、9月份是保险业的淡季,但今年却不同寻常。近期,保险市场动作不断,表现出淡季“不淡”的特征。科技黑马以比平日更快的速度渗透着传统保险市场,传统的保险公司为了增加自己的“科技基因”, 也纷纷接过科技大神递来的“橄榄枝”。于是,一场场传统保险与科技保险亲密“拥抱”的大戏正在各地竞相登场。 9月21日,阿里云与新华保险在杭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就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及科技应用方面展开深入合作,探索新技术在保险业务领域的价值机会。9月28日,360保险联合泰康在线、国寿财险、中华财险等7家保险公司发布北京首款聚焦大病保障的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北京城惠保。这是360保险继湖北城惠保后,构建的第二款专属惠民保险,也是国内首家科技平台联合保险机构打造的“共保体”模式的又一实践。 据《金融时报》记者调查,这还只是21世纪科技发展对我国保险行业生态所产生影响的一个“小切口”。放眼望去,现今世界科技大潮滚滚而来,数字化科技与保险的融合正如红日喷薄而出。相关资料显示,2013年至2018年,持牌保险机构参与保险科技融资次数及融资额不断增加。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纷纷将保险科技提升至战略高位,或入股保险科技平台,或自建保险科技公司。 在这次疫情中,大量经济活动从“线下”迁移到“线上”,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保险业,凭借流量和技术优势,给保险业原有的格局带来新的挑战,甚至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险企的经营。对于传统险企来说,除了接过这枝带刺的“橄榄枝”,走上主动转型之路之外,将别无选择。 拥抱数字科技要趁早 科技公司最大的优势是技术,借助于技术优势,这些新兴力量正在保险业务的各个细分领域建立以客户体验为导向、以数据技术为驱动、以互联网低成本扩张为手段的业务模式来打破银行的垄断局面,覆盖被保险忽视的客群。而这一做法也为它们带来了红利。 从具体险种看,健康险是科技技术应用最为密集的险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加速改变了健康险的产品结构。基于保险业务的线上化趋势,保险公司可以在产品购买、保单管理、核保理赔等流程中缩减人力,将其转为由保险科技为基础的管理系统,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众安在线的发展就是一个印证。众安在线发布的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实现总保费67.665亿元,同比增长14.7%,实现归母净利润人民币4.905亿元,同期上升418.8%。其中健康生态作为众安最核心的生态之一,实现总保费30.49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5.6%,总保费占比上升至45.1%。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经成为关键生产要素,这也是以众安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的硬核竞争力。对于这一业绩,众安保险CEO姜兴的体会是,果断“上云”的决策为众安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的核心系统保障。据其介绍,目前众安在整个科技研发投入上已累计超过30亿元。 不进则退的选择 互联网时代的保险,线上与线下的界限并不泾渭分明。面对这样一个充满变动的世界,传统险企只有两个选择,跟上科技和数字化的潮流,或者被淘汰。显然,这是一个不进则退的选择。 过去,用户只能通过传统代理人或者银保渠道购买保险,现在,科技的进步让用户和保险公司产品的距离,从“十万公里”变成“只有几米”。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生物科技等新科技为首的应用催生了“保险科技”与“新保险”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保险行业的全面创新与升级转型,全新的保险商业生态体系也应运而生。 随着行业参与者探索新领域,现有保险公司、科技巨头和技术合作伙伴之间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保险生态链条上的不同参与者正在携手合作,以提高满足快速变化的客户期望所需的能力。据一项保险公司的内部调查显示,65%的代理人已经用线上方式展业了。以一家保险公司为例,其可以通过金融科技平台的数据和场景优势,快速切入客户群,为不同行业、场景、客户等设计匹配的业务模式,实现优势互补。 平安保险一位寿险代理人对《金融时报》记者说,2020年的这场疫情改变了人们对健康的管理方式,也改变了他与客户的沟通方式。以前是面对面直接服务,疫情期间他通过微信、抖音做了很多活动,效果也很不错。 “今后保险的线上与线下两者界限越来越模糊,到2021年、2022年可能就消失了,所有代理人都会用数字化工具跟用户交互。在日新月异的环境下,新事物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公司知识库不断升级改造,借助人工智能平台与用户交互,减少人工服务的工作量。”信美相互董事长杨帆如此道来。据他介绍,信美的电话中心仅有10几个员工,但每天可以最多处理10万笔询问业务量。 当互联网保险机构开疆辟土时,传统险企的业务开展因疫情遇阻,也促使传统险企将更多目光聚焦于线上渠道,从而为线上业务发展创造了机遇。相关资料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众多人身险公司通过加大科技投入为线上业务发展创造机遇。如太平人寿利用“云投保”“秒赔”移动服务平台、太平通App等线上工具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并进一步优化线上业务链条。今年上半年,人保寿险推进客户投保电子化、线上化,支持代理人移动展业,移动出单比例超过90%,累计线上保全率超过80%。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22777","PageTitle":"互联网巨头疾步入局 传统险企管理急需“升维”-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22777},"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