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持“三农”领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有力支撑农业稳产保供和高质量发
展,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深入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攻坚行动,精准高效落实国家和总
行宏观调控政策,引导推动山东金融机构持续加大涉农领域信贷投放,有效助力打造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4月末,山东省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
28365亿元,比年初增加1553亿元,同比多增795亿元;前4个月涉农贷
款新增量是2019年全年增量的1.6倍,占各项贷款新增量的28.8%,较上
年同期提高5.3个百分点,较2019年提高15.1个百分点;涉农贷款余额同
比增长6.0%,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
记者了解到,为引导金融资源流向涉农领域,人行济南分行快速精准落实总行支
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再贴现再贷款政策,组织金融机构点对点摸排全国疫情防控
重点保障企业融资需求,设立信贷审批快速通道,截至5月22日,名单内3家农业
企业贷款余额5.8亿元;瞄准复工复产、春耕备耕、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落实50
00亿元和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截至5月22日,全省法人金融机构累计面
向涉农领域发放优惠利率贷款66.5亿元,平均利率4.63%。认真落实各项降
准政策,先后4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全省金融机构增加可用资金1904亿元,
支持加大涉农领域信贷投放。将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情况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宏观审慎评
估,积极开展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金融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估,将评估结果
作为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发放再贷款、金融市场创新工具的重要参考进行激励约
束,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涉农融资。
同时,人行济南分行继续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四个一”工作体系,营造涉农
融资良好外部环境。聚焦传导政策、推进工作、解决问题,按季开好一次金融服务乡
村振兴暨金融精准扶贫例会,2020年以来,已累计召开2次例会,研究部署金融
精准扶贫收官、增加农村有效金融供给相关工作。围绕推进政银担合作、涉农产权融
资法律问题等,邀请省农担、省高院专家授课2次,打造一个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精
品讲堂”。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开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一县一品”观摩研讨。注重
政策传导、经验交流,每月统筹编发一个《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简报》,交流各地
、各金融机构良好做法和模式。
此外,针对涉农主体有效抵质押和担保不足难题,人行济南分行积极推进农村产
权融资,推动发挥财政、金融、产业政策合力,助力提升涉农主体融资能力。联合省
财政厅印发《山东省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制度试点实施意见》,探索
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本支持乡村振兴的有效结合机制和业务模式;联合省畜牧局印发
《政银担合作支持生猪稳产保供及现代畜牧业强省建设若干政策措施》,为生猪生产
经营主体提供政策性融资支持。积极推进农村特色产权融资服务,在全省推广农地抵
押贷款业务,金融机构推出单一抵押、农地经营权+多种经营权组合抵押、农地经营
权+地上附着物抵押等多种组合担保贷款,2020年3月末,全省农地抵押贷款余
额60亿元。联合省农业厅召开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推动完
善外部配套、优化金融机构内部激励,4月末,全省17个试点县(市、区)中已有
13个开展业务,贷款余额9748万元,是上年同期的22倍。开展农村产权特色
融资“优势自选项目”突破活动,各地结合实际优选两项涉农产权融资业务重点推进
,力争年底实现增量扩面有效突破。4月末,全省大棚抵押、大型农机具、农产品订
单等涉农产权抵质押贷款余额197亿元,同比增长5.6%。继续推进全省金融服
务乡村振兴“一县一品”创建活动,积极发展农业供应链融资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下游主体的支持力度,4月末,全省“一县一品”贷款余额
459亿元,农业供应链贷款余额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9%、54.3%
。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支持下,全省涉农贷款快速增加,截至4月末,山东各地
市涉农贷款均同比多增,其中,枣庄、济宁、青岛、威海、潍坊5市较年初增幅超过
7%,全省涉农贷款新增量已是上年全年增量的1.6倍。其中,服务“三农”用途
的贷款中,农户贷款、农林牧渔业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
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分别同比多增105亿、67亿、102亿、36亿、6亿,金融
服务“三农”力度有效增强。
记者同时获悉,下一步,人行济南分行将继续强化央行资金激励引导,聚焦乡村
产业振兴,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继续加大乡村振兴金融资源供给
,满足各类涉农主体多样化融资需求,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一是深化金融服
务乡村振兴“四个一”工作体系。继续按季召开工作例会,研究问题、谋划工作;不
定期开展观摩研讨活动,对标先进、推动创新;按季办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大讲堂,
邀请专家学者,围绕金融支农问题症结,组织精品讲座;定期编发工作简报,沟通情
况、交流经验。
二是充分发挥央行政策工具导向作用。用好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创设“央行资金
产业振兴贷”,探索央行资金与乡村振兴信贷投放有机衔接的业务模式。开展涉农、
扶贫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强化评估结果运用,督促加大涉农领域信贷投放。
三是深入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督促金融机构落实“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
、不摘帮扶、不摘监管”要求,保持金融帮扶力度稳定,应贷尽贷。组织开展金融精
准扶贫交叉督查活动,对照问题,查漏补缺,立行立改。协调相关监管部门规范扶贫
小额信贷发放管理,扎实做好金融精准扶贫检查验收和总结工作。
四是加大农村金融有效供给。指导金融机构做好粮食生产、生猪生产等重要农产
品供给的金融保障,强化对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设施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领
域的金融支持。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抵押贷款扩面增量活动和农村产权“自选优势项目
”突破活动,推动农村产权融资覆盖面不断拓展。
五是深入开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持续推进临沂市金融服务乡
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创建工作,做好试验区批设后的启动宣传、推进落实等各项工作。
做好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加强对14个试点县(市)的指导,
力争在财政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机制、产品或模式方面取得突破。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