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行业研究 > 建筑建材 > 正文

产业扶贫培“富根”

05/28
2020
来源
中国建材报
分享
“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的郑重承诺。”5月23日,习 近平总书记看望政协经济界委员时的这番话,掷地有声。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 线任务,必须如期实现。 “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 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 有问题。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早在2012年1 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就阐释了“产业”在扶贫 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支撑。深刻认识到产业扶贫的重要性,建材企业也紧抓这个 “牛鼻子”,把发展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开展了一系列精准的扶贫动作。 多年来,建材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为贫困地区出谋划策,解决实际问题,真 正做到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前不久,因联合制瓶企业加工生产1000万支国际标准玻璃瓶供新冠肺炎病毒 疫苗研发机构使用而备受关注的中国建材集团所属凯盛君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盛 君恒),就是央企产业扶贫结出的硕果。 凯盛君恒药玻项目位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河北魏县,是中央企业落实 精准扶贫的重要项目。中国建材集团发挥企业技术实力实施“科技扶贫、产业扶贫” ,在项目中实现了高端5.0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的国产化,为魏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 打造“药玻之都”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产业扶贫的经典案例。2018年5月,时 任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到凯盛君恒药玻生产线考察时表示,中国建材集团在为地 方创造税收、提供就业的同时,更促成了地方的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为地 方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非常值得借鉴和推广。 同样,作为行业龙头,海螺集团也发挥产业优势,将优势资源引入扶贫项目中, 用实业投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 2016年,海螺集团积极响应援疆工作号召,在和田皮山县投资建设年产2万 吨型材项目。项目投运后,少数民族员工比例达到80%,累计产销型材2万吨、产 销门窗18万平方米,实现产值约2亿元。同样在西部边疆,2019年4月,海螺 集团在西藏兴建的第一个水泥厂——西藏八宿海螺生产线主体工程正式开工。投产后 每年可为八宿县财政增加税收入近亿元,直接解决4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 问题,间接带动1000多名群众增收。 专业化的企业带来了专业化的团队、专业化的方案,让这些专业化的项目与当地 资源有机融合,形成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产业是否有特色,直接关系到扶贫的实际效果。特色产业对于地方来说有发展基 础,立足市场导向和贫困村镇资源禀赋,选择发展潜力大、贫困户增收可持续的特色 产业,更容易让当地百姓所接受,也更容易形成具有“乡土气息”的特色产品,进而 形成当地特有的竞争力。 建材行业企业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推动贫困地区实现由“输血”救济扶贫 到“造血”自救脱贫的转变。在扶贫过程中,他们帮助各地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扶 贫产业,使很多贫困村的扶贫产业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 黄金村作为深度贫困村,多年来特色支柱产业发展滞后。中国建材集团依托当地 得天独厚的气候和资源优势,进一步壮大特色支柱产业,采取“互联网+”的模式开 发出一条扶贫新路,专门为当地农产品销售打造“禾苞蛋”电商平台,让“农户—电 商—消费者”三者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商业生态系统,打通了黄金村农特产品的稳 定销售渠道。 金隅琉水环保公司为对口帮扶的房山区石板台村捐赠179.12万元,用来建 设农产品销售合作社,村里生产的黄芩、玉米、蜂蜜等在这里灌装、包装;帮助石板 台村完成1个农产品商标的设计注册;聘请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老师进村为低收入农户 开展农家乐的食材制作、核桃种植管理、蜜蜂养殖管理、黑枸杞种植等专业培训;促 成了石板台村与韩建集团合作的青湖片云岭山房高端民宿旅游开发项目,以及石板台 村休闲农园项目……截至2019年7月,石板台村133户低收入家庭已全部实现 脱贫。 海螺集团重点发展特色种养业,在利辛县江老家村,实施蛋鸡养殖、鸭苗培育、 黄牛及肉猪养殖;在霍邱县元圩村,购买9万只鸡苗发放给贫困户养殖;在无为县金 牛村,支持建设高标准绿叶菜生产基地,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激发了贫困户自 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建材企业着力在“特”字上做文章,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打 造特色产业集群,拉长特色产业链条,做强特色产业深加工,提升特色产业附加值, 真正做到了让一方水土“富养”一方人。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 年。为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 响,这项工作就变得更加艰巨。 疫情期间,我们看到,建材企业扶贫的脚步并没有停歇。企业克服各种困难,采 取更多的方式推进扶贫工作。在云南昭通,中国建材集团永善中山博爱学校项目部在 满足复工条件后第一时间吹响复工的号角,在孩子们的期盼中如期完工;为解决鸭农 疫情期间鸭蛋销售不出去的难题,金隅鼎鑫公司食堂全部改用鸭蛋配菜帮助鸭农渡过 难关;江西省建材集团开展山塘村农产品进企业活动,帮助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保定太行和益认领苹果树助力消费扶贫……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 郑重承诺。为了这个承诺,建材行业企业必须再加把劲,紧绷这根弦,抓好产业扶贫 这个“源头活水”,不停顿、不放松,久久为功,下“绣花”功夫,提升扶贫产业可 持续发展能力,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 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此外,在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关键时期、紧要关头,在做好产业扶贫的同时,建 材行业企业还要集中力量创新扶贫方式,多措并举巩固攻坚成果,通过就业扶贫、消 费扶贫、公益扶贫、教育扶贫等“组合拳”,出实招、见实效,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履 行企业社会责任,助力受援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 众迈向富裕。建材行业企业还要继续加把劲,发挥行业优势,结合实际做好脱贫攻坚 和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 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夯实乡村振兴的“沃土”,让“富根”早日枝繁叶茂。 [19]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81710","PageTitle":"产业扶贫培“富根”-行业研究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3,"Name":"行业研究","Sort":2},"Rid":81710},"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