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消费者反映在金融机构办理个人借贷业务时,因投保个人借款保证保险
产生纠纷。为维护广大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甘肃银保监局发布消费者提示。
个人借款保证保险是由投保人(即借款人)向保险公司购买的一种保险产品,用
于投保人(即借款人)不能按照贷款合同约定的期限偿还所欠借款时,由保险公司向
放款机构赔付借款本息余额。保险公司赔付后,该笔贷款债权并不会消失,只是由放
款机构转移至保险公司继续进行追偿。个人借款保证保险应由投保人(即借款人)自
愿购买,任何机构或者个人不得强制搭售或捆绑销售。
甘肃银保监局表示,消费者要正确认识这一业务,并全面了解合同权责。
消费者应通过金融机构正规渠道办理个人借贷业务,同时可通过个人借款保证保
险为个人获得借款提供增信支持。消费者办理上述业务时,必须先了解业务流程,仔
细浏览操作提示,认真阅读借款合同、投保提示、保险条款、告知事项等相关文件。
线上投保的,切勿随意输入个人信息,盲目点击确认。线上确认署名或线下签字确认
后,即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投保成功后,应注意索要保险单等保险凭证。
此外,要综合计算借款成本。采取购买保证保险方式获得借款的,借款人容易忽
视保证保险的保险责任、缴费方式、缴费金额和缴费期间等关键内容,而直接将保险
合同签字确认。需要注意投保了保证保险的情况下,借款成本中除借款利息外,还将
包括保证保险费,应当在借贷时综合计算获取借款资金的综合成本。
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保护个人重要信息。消费者要增强个人重要信息保护意识,
保管好身份证件、银行卡号、移动支付二维码、网银验证码等信息,不要轻易将重要
信息告知他人。必须提供身份证明复印件时,要注明用途、有效期限等内容,谨防不
法分子冒用个人信息办理借贷业务的同时投保保险。
消费者购买个人借款保证保险时,要积极配合“双录”。同步录音录像不仅有助
于督促销售人员履行合同内容说明、免责条款提示等义务,也有助于固化销售过程关
键环节,以便产生纠纷后查明事实。
甘肃银保监局表示,投保个人借款保证保险后,如产生纠纷的,应通过正规渠道
解决。对于一些非法机构以牟利为目的,以“可办理全额退保”为由,通过电话、短
信、网络平台等怂恿、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全额退保”事宜的,要提高警惕。对
于非法机构诱导下进行虚构事实,伪造证据资料等行为,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避
免法律风险。
此前,有业内人士表示,不仅是人身险领域,其他保险领域亦存在这一现象。例
如,近半年来,信用保证保险领域受到这方面困扰。一些贷款黑中介从网贷转战保险
领域,怂恿、诱导通过信用保证保险获得银行贷款的客户宣称“自己对投保并不知情
,是保险公司强制搭售”,然后采取投诉等方式达到退保的目的。一些客户认为退保
后可以只付银行利息不用再交保费,但这部分客户没有信用保证保险的担保实际上也
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因此在退保后银行贷款也取消了。这些黑中介收取高额手续费
,还可能倒卖客户个人信息。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