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不良资产处置正全面提速。近期监管层密集
发声,警示疫后资产质量劣变风险,多渠道疏通不良资产处置的政策堵点。《经济参
考报》记者获悉,央行、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正密集筹划前瞻性应对银行不良资
产反弹。下一步将进一步督促银行做实资产分类、真实暴露不良、足额计提拨备,加
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增强金融机构稳健性。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总体良好,但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仍有部分
银行资产质量承压。考虑到当前较多银行对贷款进行了延期处理,银行不良资产处置
压力还将持续存在,预计四季度迎来处置高峰期。根据银保监会数据估算,规模或达
1.6万亿元左右。
部分银行不良攀升
当前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总体稳健。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商
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8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987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
率1.96%,较上季末微升0.02个百分点。
银行三季报显示,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整体情况保持良好。截至今年三季度末,
36家上市银行中有16家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出现下降。与今年上半年相比,截至
三季度末,36家上市银行中有19家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其中平安银行降幅最大
,从上半年末的1.65%降至三季度末的1.32%。
不过,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也有部分银行资产质量承压,不良贷款率有所提升。
国有大行中,除了邮储银行,五家银行不良率均有上升。截至三季度末,交通银行、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67%、1.55
%、1.52%、1.48%和1.53%。
股份制银行中,中信银行、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较快,截至三季度末,较上
年末相比分别上升0.33和0.27个百分点。8家A股上市农商行中,有3家不
良贷款率上升。
业内人士表示,除疫情影响外,银行不良贷款认定标准趋严也是不良率上升的重
要原因。考虑到上半年不少银行贷款进行了延期处理,一些不良风险明年才会陆续暴
露,因此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压力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四季度料迎处置高峰
后续可能出现的不良攀升已引起监管部门关注。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此前提出,
今年将加大对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全年预计银行业要处置3.4万亿元,而去年同期
为2.3万亿元。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贷款1.73
万亿元,同比增加3414亿元。这意味着,预计四季度银行业将有1.67万亿元
不良资产需要处置。
为进一步缓释不良风险,11月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多次表态加快不良资产处置
,多渠道疏通政策堵点。11月2日,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主持召开党委
会议强调“前瞻性应对银行不良资产反弹”。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寿6日在国务院
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督促银行做实资产分类,真实暴露不良,
足额计提拨备,加快处置速度。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0)》也表
示,将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多渠道补充资本、完善公司治理,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
增强金融机构稳健性。
地方配套政策也密集出台。北京银保监局近日印发《关于做好不良资产处置工作
的通知》,要求各法人机构,科学合理分配处置权限,适当缩短审批流程,提高不良
处置效率。四川推出10条措施支持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资产,包括引进外资参与不良
资产处置。
多机构认为,四季度银行资产质量压力仍存,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
。中银国际证券分析师林颖颖表示,疫情对资产质量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为应
对疫情的不确定性,银行出于审慎经营原则将继续做实不良分类、夯实资产质量基础
,预计不良生成速度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影响下
实体经济财务和现金流状况出现恶化,将导致银行坏账增加,因此不良资产处置仍将
持续加码。此外,在金融业让利实体企业的背景下,银行业有“隐藏”利润的动力,
从而进一步促使不良资产处置速度加快。
多措并举应对不良压力
在政策加码以及银行迫切提升资产质量背景下,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明显提速。包
括青岛银行、广州银行、广州农商行在内的多家银行不良资产正在或即将挂牌转让,
部分银行通过折价等方式吸引更多买家交易,加快处置进度。
从处置方式上看,批量打包出售仍是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主要途径。例如,江西银
行近日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公开挂牌程序转让合计约30亿元人民币债权。此前,江
西银行和九江银行已向江西瑞京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让近80亿元债权。工商银
行河南省分行也与华融资产河南省分公司签署《资产转让协议》,向华融转让43.
71亿元不良资产债权,借款单位共计66家。
除批量打包外,部分农商行、村镇银行通过定增“配售”方式处置不良资产。河
北安国农商行定向募股方案日前获得保定银保监分局批复,该行拟定向募集股本金1
0000万股,每股面值为1元,投资者每认购1股需另行出资1元用于购买安国农
商银行不良资产。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银行加快处置不良资产,有助于降低不
良贷款率,优化报表,满足监管要求,提升银行整体资产质量,为新增信贷拓展空间
,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而折价处置主要反映市场对不良贷款损失风险的定价,通
过折价吸引更多买家,加快不良处置。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对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给予更多支持的同时,监管部门对于
违规处置不良资产风险也加大了处罚力度。例如,11月10日,贵州银保监局披露
,针对贵阳农商行多项违规行为批量开出22张罚单,其中不乏“掩盖不良资产”“
通过同业投资承接本行不良资产”“批量转让不良债权资产包的首付款比例不符合规
定”等违规行为。记者根据银保监会官网统计,今年以来,已有20多家银行因违规
处理不良资产接到罚单,涉及案由包括不良资产虚假出表、利用担保类表外业务变更
延缓风险暴露、违反关联交易管理规定向关联人发放贷款形成不良且违规核销、掩盖
资产质量真实性、违规转让不良资产、以续贷形式掩盖贷款风险状况等。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