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保险 > 正文

增额终身寿险走红 平安等12家险企扎堆推新品

07/21
2020
来源
慧保天下
分享
自2019年4.025%预定利率的年金险落幕后,3.5%复利增值的增额 终身寿险逐渐走红。 今年上半年,光大永明、百年人寿、华贵人寿、爱心人寿、信泰人寿、横琴人寿 、弘康人寿、君康人寿、信美相互、光大永明、中英人寿等公司纷纷主推3.5%定 价利率的增额终身寿险,值得关注的是,就连巨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近期也加入了 增额终身寿险的推新阵营。 事实上,增额终身寿险并非一种新的产品形态,2013年以来先后有公司试水 推新,为何4.025%预定利率的年金险落幕后,增额终身寿险能够逆风翻盘?这 背后透露出保险公司怎样的产品战略方向? 01 4.025%年金险渐行渐远,增额终身寿风生水起,占据储蓄型险种C位 在4.025%终身年金逐渐退出舞台的同时,多家保险公司开始主推增额终身 寿险产品。 今年上半年,多家保险公司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出新可谓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好不热闹,其中还真不乏“网红”。 2月底,中华人寿的中华尊停售,盘踞头把交椅良久的老大退出舞台,好戏才开 始拉开帷幕! 3月18日,横琴人寿琴童尊享面市,上市当日保费突破1200万元; 3月25日,信泰人寿如意尊上市,28天的时间保费收入过亿元; 5月1日,百年人寿鑫越人生上市; 6月初,保险巨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分别在官网上线盛世传家、平安稳增保两 款终身寿险; …… 据“慧保天下”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热销的增额终身寿险近40款,仅今年上 半年,先后有12家公司扎堆推出多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 此外,从目前主流保险中介公司近期的出单业绩榜单来看,增额终身寿险或将逐 渐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市场上的主流产品。 业内人士介绍,以明亚保险经纪上海分公司线下渠道为例,信泰人寿的如意尊及 君康人寿的今生今世两款产品的保费收入和销售件数分别高居5月10日—6月23 日榜单排名第一、二位。从明亚保险经纪6月22日-28日的热销榜单来看,短短 一周,增额终身寿险的累计保费超过千万元。 近半年时间,有关增额终身寿险的内容介绍及推介纷纷霸屏各大专注保险产品测 评的自媒体平台,在知乎、微博及小红书等网站,随处可见有关增额终身寿险的知识 普及产品介绍,这些迹象无一不在昭示着后4.025%的增额终身寿时代已经来了 。 02 “现金为王”成企业和家庭资产配置重要考量,监管收紧4.025%年金险, 增额终身寿逆风翻盘 事实上,增额终身寿险并非一种新的产品形态。早在2013年,以信泰人寿为 代表的公司已经在市场试水增额型终身寿险。 不过,在4.025%年金险的光环之下,增额终身寿险并没有太多“露脸”的 机会,因为终身寿险的预定利率上限一直都是3.5%。 为何增额终身寿险能够逆风翻盘,受到市场及消费者青睐?据“慧保天下”梳理 ,可以归结为以下原因: 从内部产品形态来看,增额终身寿险提前锁定收益、领取方式自主灵活 ①增额终身寿保额会“长大”。跟传统终身寿险一样,增额终身寿险都以人的生 命为保险标的物,以身故、全残为给付条件,保费恒定,保障期间为终身,如果被保 险人在保险期间身故,保险公司按照约定赔付保险金。但不同的是,增额终身寿最终 赔付的保额不是固定的,会随着时间不断复利升值,即被保险人活得越久,保额就越 高。 ②刚性兑付。自2018年《资产管理新规》出台后,银行理财已经打破刚性兑 付,承诺不得保本收益,需要投资者盈亏自负,风险自担。但增额终身寿险的保额按 固定利率持续增长,能够提前锁定未来的终身收益,不用担心利率下行的风险。 ③现金流规划利器。当下,现金为王成为企业和家庭资产配置的重要考量。传统 寿险只有被保险人身故或全残后才能享受保险利益,但是增额终身寿险不仅被保险人 身故或合同终止之后可以享受保险利益,投保人在生存期间也可以领取部分或者全部 现金价值。 从外部因素来看,监管收紧4.025%终身年金产品,责任准备金覆盖率低于 120%险企停止销售 2019年年初,为防范利差损风险,银保监会逐步收紧相关产品的发行和销售 ,在监管窗口指导下,14家保险公司在2019年底停售了4.025%的终身险 。 2020年以来,共有10多款预定利率为4.025%的“网红”年金险陆续 下架,包括招商信诺人寿“自在人生A款”、横琴人寿“美好如意年金险”、富德生 命人寿“大富翁年金险”等。目前市场仅存的少数高收益保险,主要是10年、15 年、20年满期的定期非终身产品。 在预定利率4.025%的年金产品逐渐退出舞台的同时,多家保险公司开始主 推同样具有储蓄功能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相对于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的一大特点 在于可以通过减保或退保的方式,实现更加自主灵活的领取方式。 有市场人士认为,增额终身寿险将替代4.025%年金险,逐渐成为未来一段 时期的主流产品。 以君康人寿的“金生金世”增额终身寿险为例,该产品于2017年备案上市, 卖的一直不温不火。自从2019年年金险的定价利率调整以后,这款产品作为理财 储蓄传承的金融工具在市场上被炒得火热。 但也有机构人士指出,部分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定价相对激进,对应的中小保险 公司可能会面临比较突出的长期投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增额终身寿险很容易会让人误以为实际收益为3.5%。业内人 士告知,虽然市面上很多增额终身寿险号称按照每年3.5%的复利进行保额递增, 但实际这种说法并不严谨。如果忽略不同产品间的差异,增额终身寿险进行增额的具 体表现是在交费期完成后,保单的现金价值和身故保额开始每年按照3.5%的复利 进行递增,一直持续终身。 “由于这类保单早期的现金价值较低,而且存在一定的扣费,因此3.5%定价 的增额终身寿险,实际收益率不到3.5%,我看了几款,收益率大概都在3.3% 左右。”上述人士提醒道。 03 险企产品转型提价值,需求挖掘拓空间,终身寿险成未来重要产品战略方向之一 从险企自身的角度出发,终身寿险也有其独特优势。 当下,保险业正处于从产品供给端转型向需求端挖掘的过程,险企均将“长期快 返年金+终身重疾”的组合作为公司业务发力的重点。 这其中,重疾险覆盖率过去3年中大幅提升,有支付能力的城镇家庭,基本都已 经投保,市场空间变得越来越小。 而且从销售角度来看,长期终身重疾业务的天花板非常明显,其件均低,对件数 依赖大,客户资源消耗也大,产品在本质上是用重疾的形式卖高价值的终身寿险。 一旦客户终身重疾保额破百万,该客户的保单件数、保障额度都很难再提升,一 旦代理人不能持续获客,其收入就将面临瓶颈。近些年来,不断有重疾险高手“滑落 ”,背后也正是这一原因——客户资源消耗殆尽,后继乏力。 在终身重疾销售“天花板”明显的情况下,利用终身寿险无疑可以帮助客户继续 锁定长期收益以及稳定的现金流。这或许就是未来一段时间保险公司产品战略要考虑 的方向。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54786","PageTitle":"增额终身寿险走红 平安等12家险企扎堆推新品-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54786},"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