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银行 > 正文

全球汇友开创共赢合作新局面:工商银行成功举办第三届进博会官方配套活动

11/09
2020
来源
金融时报
分享
11月6日下午,工商银行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共同主办进博会“一带一 路”沿线贸易洽谈会,吸引了32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企业代表现场参加。 在去年第二届进博会期间,工商银行成功举办“中欧企业家大会”“非洲·拉美 地区经贸洽谈会”“金融科技论坛”等配套活动,创造了千家境内外客户与会交流洽 谈的盛况,既体现了工商银行全球网络和客户服务优势,更展现了进博会这一国际性 交流平台对全球客商的吸引力。 近日,在第三届进博会期间,工商银行在续写往届精彩的同时,紧跟更大范围、 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的步伐,升级打造多场高规格配套活动,携手合作伙伴 ,共同应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的复杂局面,为促进 国际合作积极贡献金融力量。同时,竭诚为全球客商在华展业、深度融入中国市场、 拓展合作伙伴,提供卓越的金融服务。 中欧企业家大会为经贸合作搭建广阔平台 2020年11月6日上午,作为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配套活动,中国 工商银行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成功举办中欧企业家大会。大会得到中国商务部、 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的大力支持,来自中国和欧洲地区近260家 企业代表出席。卢森堡首相贝泰尔通过视频致辞,奥地利总理库尔茨委托驻上海总领 事宣读致辞,中国商务部副部长俞建华,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郑薇,中国工商银行 董事长陈四清现场出席并致辞。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董事会秘书官学清出席 大会。 与会嘉宾围绕“中欧投资贸易合作”“后疫情时期中欧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话 题展开交流。嘉宾们表示,中欧企业家大会有利于实现中欧企业间的机制化高层交往 ,增进彼此了解信任、深化双边合作、共享未来发展,为实现中欧企业界务实合作贡 献了积极力量。 大会发布了由近150家中欧企业联合签署的《中欧企业家支持中欧贸易投资合 作的倡议》。倡议提出,中欧企业将发挥互补优势,共创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拓展中 欧贸易投资合作广度和深度。包括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携手建立开放包容的 商业环境,深化中欧第三方市场合作,挖掘新兴产业领域合作潜力,推动中欧经济社 会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经济复苏作用,加强金融互联互通和互惠合作等。 工商银行作为倡议的发起方,充分发挥全球经营优势,积极搭建服务中欧经贸往 来的金融桥梁。目前,工商银行已在4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26家机构,为全球 超过810万公司客户、6.7亿个人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在欧洲,工商银行经 营网络覆盖16个欧洲国家。面对新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冲击,工商银行 发挥境内外联动优势,积极开展了稳外贸、稳外资的“春融行动”。截至9月末,已 向重点外贸外资企业累计发放本外币融资4700多亿元;向境外上下游企业发放融 资超100亿美元,有力支持了外贸外资企业稳生产稳市场。 金融合作论坛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新动能 2020年11月6日下午,作为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配套活动,中国工 商银行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成功举办金融合作论坛。中国人民 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上海市副市长吴清、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陈四清等出席并致辞。 工商银行董事会秘书官学清主持论坛。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家金融机构 、非金融企业、政府部门、学术研究机构、国际多边组织代表出席,其中涵盖近40 家“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BRBR)成员。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陈四清在致辞中表示,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 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加速了大变局的演进,全球经济金融呈现出新的特点,金融服务 实体经济力度更大,金融服务线上化趋势发展更快,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程度更深。“ 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作为全球金融合作与治理的重要平台,在推动合力 抗击疫情、服务经济恢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面对疫情等复杂形势,工商银行 将携手金融同业,进一步加强和深化金融服务。一是促进互联互通,稳定全球产业链 供应链,助力国内外企业抓住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巨大机遇。二是坚持包容发 展,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民生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与企业、家庭和政府共克时艰。 三是加快创新转型,顺应数字经济发展大势,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 与效率。四是推动可持续发展,创新绿色金融工具,统筹考虑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 (ESG),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抵补和应变处置能 力。六是密切沟通协作,以金融力量不断促进全球经济的开放与发展,推动世界各国 优势互补、联动发展,让企业和家庭收获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论坛期间,工商银行携手“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成员共同发布了《 支持经济复苏与供应链稳定的倡议》,呼吁各成员机构保持服务畅通,加强互联互通 与交流合作,为促进全球经济服务与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共创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 ”金融合作新局面贡献金融力量。 论坛还发布了工商银行“智慧贸金生态体系”。其中,工商银行打造的“一带一 路”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湾区e贸通、e企保电子保函平台,旨在为我国高水平对 外开放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新动能;工商银行打造的跨境贸易平台、一体化综合电 商平台、“数贸e链通”数字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旨在为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顺 畅运行贡献“工行智慧”。 “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是工商银行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于20 17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倡导建立。目前,已有61个国家和 地区的110家金融机构成为正式成员。 “一带一路”沿线贸易洽谈会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2020年11月6日下午,作为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配套活动,中国国 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中国工商银行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成功举办了“一带一路” 沿线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高燕、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陈四清出 席并致辞,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通过视频致辞。工商银行董事会秘书官学 清出席洽谈会。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企业代表现场进行商务洽谈,签 约及达成合作意向近300项、金额30多亿元。同时,对于因疫情原因不能到现场 参会的中外企业,工商银行还安排了线上洽谈,为企业提供跨境撮合服务。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陈四清在致辞中表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提出 七年来,应潮流、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为沿线各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为推动国际经贸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工商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 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当前全球经 济发展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工商银行将进一步与企业界携手,通过高质量 的经贸合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新的更大力量,助力打造团结应对挑战 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复苏之路、释放发 展潜力的增长之路。 本次洽谈会涉及的行业覆盖第三届进博会全部6大展区,并特别推出扶贫与社会 责任、医疗与公共卫生防疫、节能环保三大特色专区,积极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和疫 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洽谈会还为参会企业提供“全流程”的跨境撮合体验,现场参会 的企业除了可以通过工商银行“环球撮合荟”平台预约进行商务洽谈外,还可以在等 候洽谈期间,前往平台体验区发布或浏览全球产品及寻源需求,与感兴趣的企业进行 自由洽谈。对于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的企业,洽谈会还提供了深度洽谈区和金融服务咨 询区,为成果落地提供跨境政策、法律、物流、金融等多方面的咨询支持。 中外客商通过此次洽谈会,达成了许多积极务实的成果。例如,兰州新区商投集 团各子公司借助向西开放平台机遇,与多个境外公司签约;葛洲坝集团海外投资有限 公司与缅甸金山集团下属公司,就某电站项目达成近5亿元合作意向。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近期热点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11466","PageTitle":"全球汇友开创共赢合作新局面:工商银行成功举办第三届进博会官方配套活动-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11466},"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 金立群连任亚投行行长 新型多边开发银行的5年进击路-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 | 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银行 > 正文

金立群连任亚投行行长 新型多边开发银行的5年进击路

07/29
202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
7月28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第五届理事会年会视频会议开幕 。亚投行创始行长金立群作为唯一候选人被该行董事会选为第二任行长。他将于20 21年1月16日开始第二个五年任期。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致辞时,积极评价了亚投行的不断壮大。“4年多来 ,亚投行按照多边开发银行模式和原则运作,坚持国际性、规范性、高标准,实现良 好开局。”他说,“亚投行朋友圈越来越大、好伙伴越来越多、合作质量越来越高, 在国际上展示了专业、高效、廉洁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的崭新形象。” 展望未来,习近平强调,各成员要聚焦共同发展、勇于开拓创新、创造最佳实践 、坚持开放包容,把亚投行打造成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与时俱进 的新型发展实践平台、高标准的新型国际合作机构和国际多边合作新典范。 习近平强调,中国始终支持多边主义、践行多边主义,以开放、合作、共赢精神 同世界各国共谋发展。中国将继续同各成员一道支持亚投行、办好亚投行,为国际社 会应对风险挑战、实现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非常荣幸能与大家一道,在过去几年里为银行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 们建立了高标准的治理架构,投资多个惠及民生的项目,积极活跃在国际资本市场。 ”金立群在连任后说,“展望未来十年,我们将继续扩大投资,从核心的基础设施领 域,伸延到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聚焦应对气候变化,加强亚洲地区互联互通,动员 私营资本,缩小亚洲和其他地区的数字鸿沟。” 过去4年多来,亚投行成员数由成立时的57个增至103个,覆盖亚洲、欧洲 、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成为仅次于世界银行的全球第二大多边开发机构 。 在金立群就任首任行长期间,亚投行始终保持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 尔、穆迪和惠誉给予的AAA最高信用评级,并保持稳定的评级展望。联合国高度肯 定亚投行对发展使命作出的贡献,授予亚投行联合国大会永久观察员地位。 连任后的首场记者会上,金立群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新冠疫情大流行 给亚洲成员的生命和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亚投行正在致力于帮助这些成员在抗击 疫情的同时维持经济发展。在疫情暴发后,亚投行成立了“新冠肺炎危机恢复基金” ,为成员提供预算支持和流动性支持。除此之外,亚投行将继续为成员的常规医疗项 目提供资金。 “作为一家专注于基础设施的开发银行,我们当然会努力尽快恢复正常业务。” 金立群对本报记者说,“目前,我们正在处理紧急需求。一旦疫情得到控制,我们将 尽快开启常规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 投资超过196亿美元 本届年会以“互联互通,面向未来”为主题,将于7月28日至29日围绕与合 作伙伴共同开拓市场、建设绿色经济、缩小数字鸿沟和应对未来挑战等议题展开在线 研讨。28日, 亚投行理事会正式批准利比里亚的加入,由此,亚投行的成员数增 至103个。 对于如何把亚投行打造成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习近平在致辞 中建议,亚投行应该致力于服务所有成员发展需求,提供更多高质量、低成本、可持 续的基础设施投资,既要支持传统基础设施,也要支持新型基础设施,为促进亚洲及 其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 截至目前,亚投行共批准了87个项目,遍及24个经济体,投资总额超过19 6亿美元,涵盖能源、交通、通信、农业基础设施、水利和水环境、环境保护、城市 发展以及物流设施等行业。 21世纪经济报道从亚投行处获悉,目前,亚投行的五大投资市场是:印度(1 7个项目,总计43.5亿美元)、土耳其(7个项目,总计19.5亿美元)、印 度尼西亚(7个项目,总计19.4亿美元)、孟加拉(6个项目,总计16亿美元 )、巴基斯坦(6个项目,总计12.6亿美元)。 28日,亚投行理事会宣布,第六届理事会年会将于2021年10月27日至 28日在阿联酋迪拜举行。这将是亚投行首次在中东举行,预计将与迪拜世博会同时 举行。 新冠肺炎危机恢复基金已贷款近59亿美元 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之际,亚投行迎来了开业五周年。习近平高度评价了亚投行 为应对疫情所采取的行动,他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亚投行迅速行动,成立 了应急基金,支持成员应对疫情和恢复经济,充分体现了亚投行的行动力。” 今年4月,亚投行宣布向中国提供总额为24.85亿元的第一笔紧急援助贷款 ,帮助北京和重庆两个城市加强应对突发疫情能力,建设可持续公共卫生基础设施。 这是亚投行首次出资支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首次针对成员投资突发公共卫生基 础设施项目。 同月,为支持成员克服疫情带来的经济、财政和公共卫生压力,亚投行宣布设立 “新冠肺炎危机恢复基金”,为成员紧急公共卫生需求提供资金支持,为受到疫情严 重影响的基础设施项目及其他生产性领域提供融资。该基金的初始额度为50亿美元 ,随即很快追加至100亿美元,之后又提升至130亿美元。 “这是亚投行在全球疫情危机这一特殊形势下推出的非常规举措,特点是能够快 速灵活地响应成员的应急融资需求。”亚投行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据悉,在短短3 个多月的时间里,亚投行已使用该基金向12个成员累计批准了16个贷款项目,总 贷款额近59亿美元,惠及成员包括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印度、菲律宾、哈萨克 斯坦、土耳其、格鲁吉亚……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 示,在后疫情时代,全球化需要在前进中转型,向绿色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的方向发展。亚投行应该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推动全球经济尽快走出衰退。“在 ‘后疫情’时代,实体经济衰退,就业问题凸显,贫富差距加大,老龄化问题越来越 严重。”他说,“各国应该继续加强互联互通,推动区域合作,创新合作模式,给实 体经济注入信心。” 王义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亚投行在全球治理中至少扮演了三个重要 角色。首先,作为新型多边开发银行,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全球金融治理的模式。它 是由中国率先发起成立的,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立足基建面向互联互通,坚持开放 、包容的理念。 虽然中国是亚投行的发起国,也是最大出资国,但是获得最多融资支持的却是印 度,印度在亚投行也有很大的影响力。亚投行还吸引了诸多发达国家踊跃参与。根据 协议方案,在资本金中,75%分配给亚洲域内国家,而25%分配给包括欧洲在内 的域外国家。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亚投行的包容性。 在王义桅看来,亚投行对全球治理的第二个贡献是聚焦基础设施投资。长期以来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导致基础设施严重短缺,因为资本都流向了利润最高的房地产和 金融领域。如今,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希望学习中国“要致富,先修路”的经验。亚投 行实际上就借鉴了中国开发性金融机构和世界银行的经验,致力于帮助发展中国家打 造经济长远发展的基础,为脱虚向实、改善民生、创造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最后,王义桅指出,亚投行对全球治理的第三个贡献是真正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在 全球治理中的不同的看法,而且是聚焦发展中国家最紧缺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亚 投行实现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良性互动,“这就是英国当初会不顾美国反对成 为首个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大国的原因。”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近期热点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50867","PageTitle":"金立群连任亚投行行长 新型多边开发银行的5年进击路-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50867},"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