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银行遵义分行勇担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社会责任,通过产业扶贫“调穷业”
、设施扶贫“改穷貌”、驻村帮扶“强穷村”,探索走出了一条扶贫、减贫、脱贫之
路。
2017年至2020年5月,贵阳银行遵义分行累计投放信贷资金达260多
亿元,支持遍布市、县、乡镇各级项目及各项产业,惠及广大城乡百姓近50万人。
绿水青山蝶变为金山银山
初夏,吃过早饭,赤水市复兴镇长江村贫困户李兴荣带上工具,走进自家竹林,
将生长成熟的竹子砍下、清理、捆成一捆、装车,整个动作一气呵成。“贵阳银行给
我贷款种竹,让我每年的收入增加了不少。”看着打包好的竹子送往贵州赤天化纸业
股份有限公司,李兴荣打心里由衷地感谢。
而在另一边,贵州赤天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看着源源不断送入公司的
竹子,感到很安心。“贵阳银行遵义分行不仅让农户种上了竹,保障了我们的原材料
,还为我们提供资金,扩大生产规模,企业发展越来越好。”
近年来,贵阳银行遵义分行通过运用区块链技术支持赤天化纸业,并大力支持上
游竹原料供应商,带动群众种竹、用竹,助力贫困人口脱贫增收致富。同时,发挥赤
天化纸业的龙头企业优势,支持纸浆下游企业发展,推动区域竹产业一体化发展。
如今,贵阳银行遵义分行已将赤天化纸业授信金额从5000万元提升到1.5
亿元,并额外增加9000万元“爽融链”授信。产业发展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
300户,共计850人以上脱贫。
小红梁酿出的生活美“久”
“种红梁,致富忙,订单农业有保障,种子肥料统一发,还有技术送到家,农户
种、企业收,群众心里乐悠悠......”这是遵义市习水县种植红梁的农户们编
的一段顺口溜,也是习水县近年来通过订单农业发展红梁产业的真实写照。
红梁,即红高粱,习水的老百姓们喜称为红梁,寓意红红火火。习水的红梁不仅
是原生态的还是天然有机的,它因酒而成,因酒而兴。依托茅台集团、习酒公司两大
酱香白酒企业对优质酿酒原料的需求,推行“农企合作、粮酒联姻”,探索建立“企
业+合作社+农户”,订单种植、产销对接、保护价收购的红梁产业发展模式,实现
市场风险最小化,种植农户收益稳定最大化。
经过长期的发展积淀,习水有机红粱平均亩产可达250公斤,每公斤均价8元
左右,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远比其它传统农作物要高,群众种植积极性高涨。贵阳银行
遵义分行在红梁收购期间,建立扶贫产业基金和绿色产业基金,向收购企业累计投放
3.1亿元,同时干部员工走村入户上门开卡激活银行卡4万余张,带动贫困户1万
余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修好致富路打通“连心路”
闭塞的交通不但让群众的出行不便,更是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要畅通群众通向幸
福的道路,首先就需要畅通群众脚下的道路,让农产品走得出去,让乡村旅游走得出
去,让更多的资金、项目走得进来。
2017年,贵州省省委、省政府开启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三年大决战,贵
阳银行遵义分行迅速行动,把修建“组组通”公路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服务乡村振
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累计向遵义市投放“组组通”等基础设施补短板类贷款
近19亿元。
在道真县,组组通公路建设如火如荼,男女老少挖的挖、敲的敲、挑的挑,绛红
色的脸上虽然挂满了汗珠,但是仡佬的歌声伴随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一条条崭新
的通组公路环绕在山间。
“现在村组通了水泥路,外地客商直接开车来收购,今年的硒锶茶很快就卖完了
”,“组组通”让这些山货“远走高飞”,不但解决了贫困群众的脱贫难题,也更大
程度地激活了地方的经济发展,让脱贫群众搭乘“组组通”驶入了致富的快车道。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