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充分发挥综合金融服务的优势,支持香港珠海澳门大桥建成开放,并以金融实力支持广东、香港、澳门湾地区建设。
《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的实施方案》的发布,为金融机构服务海湾地区的建设提供了更清晰的方向。有了这份批示,金融机构对推动湾区建设更有信心。
自《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颁布以来,在政府和监管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广东中行在外汇业务、跨境人民币业务等领域开展了多项业务,区块链平台应用与支撑证券业开放。多部门联合发布实施方案,将进一步加快《意见》的细化落实。中行广东分行将认真落实实施方案的内容,扎实推进大湾区业务创新,更好地满足湾区企业和居民的互联互通需求。”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李瑞强告诉笔者。
长期以来,中银广东一直紧跟大湾地区的重点,立足广东省,连接香港和澳门,注重基础设施、科技、民生和特色,全力支持广东香港澳门大海湾地区的建设。
关注基础设施金融服务湾区互联互通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大湾区互联互通的基本前提。广东中行通过增加信贷、优化审批质量和效率、创新产品服务等方式,大力支持大湾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我行将在大湾区新增14个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贷款额537亿元。截至6月底,该行已支持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100多个,2019年以来贷款余额超过1000亿元,投资额超过210亿元。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也是中国新能源领域的先行者。近年来,为响应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战略,广东大力发展核电、海上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一大批项目相继启动。广东中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力支持省发改委规划建设的各类新能源项目:作为集团牵头行,为大湾区台山核电站项目组织银行贷款,发放贷款150多亿元,使台山核电站项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EPR(欧洲压水堆)第三代核电生产项目;也是湾区又一个新的建设项目——惠州太平岭核电站项目,广东省则是130多亿元,并通过贷款等多元化融资为项目提供10多亿元的资金支持。
集聚科技金融支持建设科技创新中心
科技创新企业是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主体,也是广东银行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创新创建高效的科技创新企业支持服务体系:一是设立专门服务机构,在广东设立22家科技支行,覆盖国家重点高新区;二是建立政府银行信用风险分担机制。本行与广东省建立了政府与银行风险共担合作关系,其中,广州地区政府-银行风险共担项下科技创新企业的数量和投资额在广州市23家合作银行中排名第一;三是开展投贷联动,在金融同业中推出“中银科技创新企业投贷款联动直通车”一站式投融资服务平台,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债务融资+股权融资+资本市场”的综合金融服务。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了120多场活动。
同时,积极寻求多方合作,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面、全面的服务解决方案。今年以来,我行与广东省委组织部、广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合作,推出支持科技防疫的“战疫人才贷”产品;与广州市科技局、广州科技金融集团合作,推动科技园区贷款,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复工停产。
其中,科技园贷款是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群体服务模式。据悉,“中银科技园贷款”是由中国银行广东省联合广州市科技局、广州科技金融集团于5月21日发放的。为广州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科技园区企业提供独家贷款支持,提供投贷款联动、政策引导、跨境对接等一揽子增值服务。独家服务计划的贷款金额最高可达2000万元。配置流动资金贷款期限为1-3年,最长中长期贷款最长可达10年。贷款不仅可以用于企业的日常经营,还可以用于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和研发费用,以满足一揽子资金的需要。
此外,金融机构和科研机构应主动加快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6月1日,中行广东省与广东省科学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核心技术孵化企业金融支持、离岸技术孵化中心跨境资金担保、省内科研机构金融服务一体化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通过科技金融的有效结合,创新科技金融新模式,撬动产业发展,为广东产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聚焦民生金融助力打造优质生活圈
针对大湾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中行广东省不断完善综合服务体系,创新面向个人客户的金融产品,为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作出了贡献。鉴于香港、澳门居民跨境账户开放、消费、医疗保险等金融需求的金融需求,推出了“开户易”、“跨境钱包”和“一站通”的中国银行医疗保险,为大湾区居民提供综合服务。
2019,中银广东和中银香港首次在市场上推出“开户易”业务。通过此项业务,在香港香港开设账户的18岁以上的居民只需携带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和香港和澳门居民的大陆旅行证,即可通过香港任何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办理见证手续,从而认识到,他们不能离开香港开设中国内地第二和第三类个人账户。账户激活后,中国大陆银行在中国的账户可以在香港轻松管理,电子支付应用程序必将在大湾区享受到消费支付的便利。截至2020年6月底,中国银行通过“开户易”帮助香港100000多家客户开户,汇款近150000,总额4亿6000万元。
针对澳门居民跨境便捷消费需求,本行于2019年12月联合推出澳门居民跨境移动支付服务,首家由联联结算有限公司、银联国际有限公司、澳门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推出。“澳门中银手机银行”APP或“MPay澳门钱包”APP中的“银联在线支付”和“澳门居民日常购物”等多种支付场景轻松扫码支付。
同月,澳门居民出席了在中国银行横琴保税区分行举行的中国银行医保“一站通”新闻发布会。在珠海市政府有关部门的见证下,中行横琴与珠海市社会保障局、横琴市国家税务局、珠海市人民医院签订了“一站通”合作协议。中银医疗保险“一站通”将澳门居民参保流程从社保局、税务局、银行、指定门诊部四个部门整合到横琴中国银行,一小时内即可完成,为澳门居民在珠海参保提供了极大便利。
在2020,中国银行率先启动支持香港和澳门手机号码的功能,开放手机银行,主要为生活在香港和澳门的大陆客户提供服务。客户在香港和澳门使用手机号码卡和借记卡,可以在网上使用手机号码登记网上银行业务,避免了客户在两地之间穿梭业务的不便。
聚焦特色金融打造跨境专业品牌
前期,在监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广东中行在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应用、支持证券业开放等方面开展了多项业务,帮助企业在第一时间享受政策红利。
在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中国银行广东省开展了货物贸易便利化、服务贸易便利化和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三项试点,有效缩短了企业的业务办理时间,帮助企业节约了“脚底成本”,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赢得了企业和市场的一致好评。对于货物贸易便利化试点,玖龙纸业(东莞)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试点政策稳步扩大,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大大降低了企业回银行的底成本和制备单据的操作成本。从第一笔付汇手续办理完毕到完成付汇手续只需5分钟。”服务贸易便利化试点以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企业年服务贸易收支超过5000元。在试点前,企业财务人员需要逐一向银行提交一套完整的背景资料,这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人力。试点后,文件审核明显简化,单笔业务处理时间缩短至5分钟,预计全年业务节约1000小时以上。
在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应用方面,7月16日,中国银行广东省自贸区南沙分行利用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在全国首家开展外债结算和外汇便利化真实性审核业务。在新场景应用之前,银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发票检查,包括登录税务局网站逐一查看发票信息,打印检查界面并归档;新场景应用后,银行只需制作发票验证模板并上传即可实现批量验证。整个流程时间从3小时缩短到15分钟,大大提高了银行业务流程审核的效率,为银行业务流程审核提供了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渠道。
在支持证券业跨境开放方面,中国首家获准设立的外商独资期货公司制定了独家股权转让对价和结汇业务解决方案。在监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成功完成了企业实体信息变更登记手续和股权转让外汇登记手续,标志着首批外资独资期货公司在广东香港和澳门大湾区落地。这项业务的突破将有助于广东、香港和澳门金融机构更好地借鉴成熟市场发展的经验,进一步融入国际资本市场,促进海湾地区金融业的双向开放。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