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金融如何发挥扶贫作用以及提高扶贫效果备受市场
关注。
8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0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会议要求,20
20年下半年,要继续做好金融管理和金融服务工作。统筹做好收官阶段金融扶贫工
作。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梳理,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系统推出了多项金融扶
贫政策和具体措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关键支撑。
其中,中国人民银行兰坪县支行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用好扶贫再贷款、支农再
贷款政策,着力提升农户贷款面。截至6月底,兰坪县累计发放扶贫再贷款6950
万元,运用扶贫再贷款向建档立卡户放贷3119万元;向7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
就业的企业放贷3450万元,直接带动48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向非建档立
卡户发放381万元。运用支农再贷款专用额度发放两笔再贷款,共计385万元。
中国人民银行拉萨支行带领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扶贫信贷投放,截至5月末
,西藏自治区全区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296.7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达到26
.9%,金融扶贫工作质效全面提升。
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深入调研全省扶贫再贷款的需求情况,对符合条件
的机构及时足额下批扶贫再贷款限额。截至3月末,黑龙江省全省贫困地区发放再贷
款专用额度10.3亿元。其中,支农再贷款专用额度发放贷款8129笔,涉及7
459户、金额10.2亿元。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
表示,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扶贫主要是在做好“六稳”和“六保
”工作的基础上,利用金融等手段助推产业扶贫发展,各地支行纷纷出台精准扶贫的
金融创新产品,推出各种各样的扶贫惠农金融产品,有效地提高了金融扶贫的有效性
、精准性和覆盖面。
“尽管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但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扶贫工作仍在加速推进。第一
,普惠金融进一步发展,实现‘量增、价降、面扩’。二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
13.55万亿元,同比增长26.5%;上半年增加1.97万亿元,同比多增7
539亿元。5月份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的平均利率为5.23%,较上年末下降0
.65个百分点;已经支持了2863万户小微经营主体,同比增长21%。第二,
信贷支持继续向制造业贷款、小微贷款、助农贷款倾斜。第三,‘三区三州’等深度
贫困区的贷款增速保持较快增长。”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向《证券日报》
记者补充道。
刘向东表示,在金融扶贫工作的收官阶段要更加重视扶贫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为
避免出现直接“输血”后形成依赖,退出后再度返贫的现象发生,还应由“输血式”
扶贫转化为“造血式”扶贫,深化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创金融创新试点,细化金
融扶贫的各项举措,使其符合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
“收官阶段意味着金融扶贫既要巩固前期的扶贫成果,又要加速落实尚未完成的
扶贫工作。当前,深度贫困区除了需要在力度上加强金融信贷服务外,还应进一步结
合当地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借助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各类资源,全面振兴
特色产业并为企业打开出路。”陶金建议道。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