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银行 > 正文

货币政策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将发挥关键作用

08/05
202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
近日,央行召开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提出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 ,切实抓好已出台稳企业保就业各项政策落实见效。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 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同时注意把握好节奏,优化结 构,促进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大幅增长。 比较而言,在经济运行中,中国央行承担了多重目标,面临的任务也较为复杂。 这是由中国目前所处的短期挑战、转型阶段以及外部环境所共同塑造的。在中国所要 战胜的一系列挑战中,央行都要扮演关键的角色。 今年疫情导致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后,全球央行都开启了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稳定金 融市场以及帮助企业渡过危机的大宽松时代。中国也采取了类似但适度理性的政策, 同时,也需要防止流动性过剩引发的一些风险,关注货币政策的质量。下半年,需要 在总量上控制住节奏和规模,在投放上更加精准,优化结构,满足实体经济与中小企 业的融资需求,防止资金流入楼市以及其他资产、商品市场炒作,也要避免在金融体 系内空转。 在过去十几年,中国货币政策始终在保增长与防过热之间平衡。逆周期的做法, 如果过多则容易积累越来越多的风险,因此,当前需要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 节,这是对央行的一个新考验。 中国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 局。这首先要求构建完整的国内大循环体系,包括供给与需求两方面,作为掌握资金 这一市场血液流向的央行,起到关键作用。在供给侧,正处于结构性改革阶段,要引 导资金流向制造业,尤其是那些科技创新领域,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这需要精 准导向;在需求侧,虽然内需体系的建立要考虑一系列政策,比如分配、财税、就业 、消费者保护等,但是,防止通胀,避免储蓄负利率损害储户收益,抑制房价过高侵 蚀社会消费能力等,都与货币政策息息相关。 中国为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正在推动各种改革。作为主导资 金流向的金融体系与资本市场处于关键的核心位置。如何完善金融体系,实现利率市 场化并形成利率曲线,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满足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是包括央行 在内的诸多金融部门的重要任务,而且这个任务要以满足短期调控与中长期结构调整 的要求作为前提。 建立一个以14亿人口内需为主体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人民币国际 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国正在扩大金融领域的开放,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国 际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在“后疫情”时代,金融开放的速度可能会加快,深度参与 全球金融治理的要求可能会更高。 要实现这一系列任务,首先要做好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创新调 控方式,避免经济“冷热浴”导致的政策反复,如果积累了更大风险,货币政策将受 到掣肘,那么,几乎所有的目标都难以完成,就如美元当前所面临的危机。因此,央 行及其货币政策是影响经济未来命运的关键角色之一,会面临种种压力和挑战,需要 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 在1980年代,日本央行也处于类似困境,以刺激内需为主的结构调整、金融 市场化改革、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日元国际化等多重目标对央行的货币政策提出要求 。中国当前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在改革的顶层设计方面强化了系统性推进以及对风 险的关注,并通过稳中求进的方式有序推进。我们相信,经过这场改革的持久战,中 国一定能完成所有的目标。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近期热点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47963","PageTitle":"货币政策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将发挥关键作用-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47963},"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