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关权益投资的监管政策利好频出,拓宽了保险资金权益资产配置的制度空
间,虽然保险公司配置权益资产的自主性与灵活性得到增强,且保险机构今年对股票
、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增配意愿较为强烈,但由于保险资金特性,监管放宽险资权
益投资监管比例并不意味着险资将大幅加仓。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0.13万亿
元,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2.68万亿元,占比较2019年末提高0.18个
百分点。作为体量巨大的长期资金,保险资金的动向始终备受关注。而在银保监会提
高险资权益类资产投资监管比例上限之后,险资入市步伐的缓急同样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近期非上市保险公司陆续披露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数据也为外界探究保
险资金的入市空间提供了富有价值的线索。
大幅加仓可能性较小
在监管层多次释放信号后,针对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投资实施差异化监管于上月
靴子落地。从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
知》(以下简称《通知》)来看,偿付能力表现是划定险资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档次
的重要依据。根据《通知》内容,上季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250%以上的保险
公司,其权益类资产投资余额占该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比例最高可达45%;而综合
偿付能力充足率在200%以下的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最低可降至10%
。
据《金融时报》记者梳理统计,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数据显示,在146家非
上市保险公司中,有56家保险公司的权益类资产投资监管比例将会得到提升,其中
32家险企可达监管划定的最高比例上限,33家维持不变,其余57家保险公司的
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则将遭遇“降级”。银保监会还在《通知》中表示,保险公司上
季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足100%时,应当立即停止新增权益类资产投资,依此
来看,今年第二季度有一家寿险公司迫近这一红线。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余额为4.38万亿元,占
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22.57%。有研究据此预测,若险资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整
体上升1至5个百分点,则将约有2000亿元到1万亿元的资金流入权益市场。
虽然保险资金进入权益市场的通道得以拓宽,但业内普遍认为,监管比例上限调
高,并不意味着险资将大举加仓股票。中金公司研究报告分析认为,《通知》显示,
在保险公司运营中真正决定股票配置比例的限制并非来自权益类投资监管比例上限,
而是来自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后者对股票资产有较高的风险资本要求。
事实上,由于保险资金追求安全性,我国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配置整体偏低,虽
然监管部门此前划定了30%的统一监管比例上限,但行业实际运用比例不到23%
。以上市保险公司为例来看,2019年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年末,中国人寿
寿险公司、新华保险、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4家A股上市险企中,权益类资产投资占
比最高的为23.2%,最低的为15.7%,均较此前30%的监管比例上限相距
甚远。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权益类资产是增厚投资收益的重要途径,但权益类资
产收益并不稳定,在实施新会计准则的背景下,保险公司也要避免因权益资产价格波
动给利润表带来较大波动。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考虑,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仍会以固
收类资产为主。
安华农险副总裁周县华近日表示,中国上市险企的权益类资产配置与历史相比已
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主要体现在长期股权投资方面。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最新
监管政策对险资入市的实质带动效应还需险企根据自身风险进行权衡。
险资权益投资热情上涨
虽然在监管比例上限放宽之后,保险资金入市态度仍趋谨慎,但从今年以来的险
资运用情况来看,保险资金对于权益类资产的投资热情正在逐渐升温。
从年初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开展的行业综合调研来看,今年,保险机构对股
票、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增配意愿较为强烈,有超过半数的保险机构有增配上市普
通股票与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计划。
险资调研上市公司的热情也印证了这一调研结果。今年上半年,121家保险公
司及保险资管机构通过现场会议、视频会议、网络会议等形式,对424家上市公司
进行了调研,调研总次数同比增长173%。此外,据《金融时报》记者统计,今年
截至目前,已发生16起险资举牌行为,举牌行为数量创下了自2016年以来的新
高。
今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余额中股票投资余额为1.54万亿元,占
比7.95%。而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股票投资余额增加120
0亿元至1.66万亿元,在权益类资产余额中的占比提升0.32个百分点至8.
27%。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表示,今年上半年,保险资金运用特点之一即把握
股市结构性机会,强化行业和个股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加大权益浮盈实现力度。
就险资而言,权益资产不仅长期回报较高,而且由于此前权益资产配置比例较低
,因此提升空间较大。在低利率环境下,叠加新会计准则即将实施带来的影响,保险
资金拥有足够动力继续将更多目光投向权益市场。
除权益资产投资比例调高之外,保险资金开展权益投资还有望迎来又一利好政策
的落地。7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设备融资租赁和
与创业相关的保险业务,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限制,在区域性股权
市场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今年二季度末,长期股权投资在保险公
司权益类资产中占比最高,逐渐加大长期股权投资比重也被看作是险资权益资产配置
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有棠表示,近期有关权益投资的监管政策频
出,打开了保险资金权益资产配置的制度空间。对保险机构而言,投资政策的逐步“
松绑”将使机构的自主运作空间不断加大,配置权益类资产的灵活性不断增强,通过
加大优质资产投资,减轻周期性波动影响。但从挑战方面看,尽管保险机构权益投资
重要性日益突出,但行业的投研能力与实际需求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大资管
”市场环境下,保险机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既要追求绝对收益,还要获得相对收
益,才能在竞争中建立优势,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