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银行资产质量承压。近期,银行业掀起了发行信用卡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热潮。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举动呢?是无奈还是新机遇?除了盘活存量资产、释放信贷规模、改善流动性外,其来意何在?
不良资产证券化浪潮
记者注意到,近期已有多家银行发行信用卡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兴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
业内人士指出,事实上,今年不止是信用卡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如基础设施类资产支持证券、住房按揭贷款支持证券等的发行量也均较往年有较大提高。
某股份制银行内部人士张明(化名)对记者表示,“今年资产支持证券领域的创新幅度可以说是较大的,在REITs试点的引领下可谓带动了一波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热潮。”
无奈还是机遇?
据了解,2016年,我国银行业首次发行信用卡不良资产支持证券。首家发行机构为招商银行,发行总额2.33亿元,为我国零售不良资产证券化开创了先例。
对于银行发行信用卡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热情,一家大型国有银行信用卡中心经理告诉记者,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方面,由于监管原因,零售资产不良处置是近年来商业银行面临的一大难题。总体而言,商业银行处理信用卡不良资产的主要方式是核销,资产证券化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补充手段。
另一方面,受今年疫情影响,零售客户资产质量风险逐步暴露,银行信用卡资产质量开始承压。在风险压力下,商业银行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也是实现“轻负荷”、减轻未来几年甚至未来几年经营压力的有效举措。
张明还补充说,银行对信用卡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重视,可能对激活股票资产、释放信贷规模、减少不良资产、提高流动性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信用卡不良资产支持证券是一种相对较新的金融产品,发行本产品有助于银行行使和提高发行能力。”随着消费贷款和现金贷款对信用卡的影响,银行也迫切需要个人贷款领域的产品创新。信用卡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为刺激产品创新提供了新工具。”
张明认为,一般来说,商业银行此次发行热潮将持续一段时间。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