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成都论坛在蓉开幕。本次会议主题为“智建新交通,协同新发展”,总计有23个线下平行论坛、100多个线上学术论坛和9个专题活动,1200多位国内外学者将发布学术报告。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总工会主席吴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已经走过了三个春秋。今年,世界交通运输大会首次落户成都,这是服务地方交通发展、服务国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有益尝试。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成都论坛将分为两个阶段,从11月8日至10日举行线上线下同步的交流活动;从11日到15日举行WTC线上活动周。
开行跨省公交跨省农村客运线路
川渝的距离,越来越近。如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更快”与“更近”,在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成都论坛上,交通协同发展成为与会专家关注的热点。
在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院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立翔看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发展要从多方发力。在通行能力提升方面,要继续加大通道的能力建设、提升通道的通行能力,两个城市之间不仅需要中大通道,还需要建设对外服务和辐射的通道。同时,在交通网完善方面,成渝两地不仅要共建交通网,更要加大共治力度。未来,两地还需要致力于提升交通管理系统的性能,打破行政壁垒与区域限制。通过联动发力,构建服务于更高频、更大流量的交通网。
立足我省交通发展,四川省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规划科学研究院院长陈斌认为,要建立通欧达海、立体互联的多向出川出渝通道集群,其中南向要借港出海、畅通陆海联运通道,东向要通江达海、强化沿江综合交通走廊,西向要公铁统筹、打通进疆入藏通道,北向要提质扩能、构建高效超能通道集群。
如何让川渝人民出行更方便?“可以推动区域一体,川渝毗邻融合发展。” 他表示,运输服务一体化,开行跨省公交、跨省农村客运线路;持续深化川渝公交一卡互认;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旅游客运精品线路、高端游轮航线。
推动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李红镝则关注外向通道的建设,她认为,要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提高运输通达率;要加强中欧列班(成渝)线路优化、合作协同;接下来要完善南向通道基础设施,提高运输通达率;成渝还要合作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对外拓展渝滇缅-印度洋通道;同时组织开展多式联运,降低物流成本。“要大力加强成渝交通内部一体化建设,为成渝‘十四五’赋能;大力加强成渝外部通道建设,为成渝未来15年蓄势。”
提供更深更广度的交流空间
昨日,交通科技博览会同步开幕,集中展示了大数据应用、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智慧工程、智能管理、智能建造及新型系统、装备、材料、方案等内容。其中,高德地图、中国移动、苏交科、三一重工、中国银行、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安徽中益、上海圭目等企业分别展示了最新技术、材料及工程实例等。
此外,高德地图也带来了他们的新产品。“智慧交通物联网平台软件能通过实时大数据运算,提高出行者对路况的整体感知度,让交通事故减少、出行更加便利。”高德地图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主任苏岳龙介绍道,此款平台软件也同样服务于道路施工、交警执法、高速救援等单位。
记者了解到,今年,为了进一步推动国际交通领域交流合作,延续并延伸WTC的机制性和服务性,首次推出了线上活动周。据悉,线上活动周为期7天,由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执行委员会、学部委员会联合主办。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11月9日到10日,线上直播WTC成都论坛开幕式和6场重点平行论坛,扫描大会提供的二维码即可收看;第二阶段从11月11日到15日,线上举行72场录播高端学术论坛,注册代表可免费收看。活动周通过更长的会期、更自由的观看方式,为交通行业学者和从业者提供更具广度和深度的交流空间。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