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五一”小长假之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南京银行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至此,在境内A股上市的13家城商银行全部发布了2020年首季财务报告(H股上市的城商行基本尚未发布一季度报告)。
那么,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一季度,处于城商银行“头部”位置的A股上市城商银行的规模增长、信贷质量、收入利润等经营业绩状况如何呢?
贷款推动资产增长
从宏观层面看,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9万亿元,比年初增长4.61%。2018年一季度末和2019年一季度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长4.05%和4.26%,由此可见在基数不断增大的条件下,近三年各年一季度的贷款增幅是在逐步提高的。
13家A股上市城商银行中,有9家贷款增速高于同期银行业平均增速,其中南京银行、宁波银行、青岛银行一季度末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长10.68%、10.58%和8.68%。增幅相对偏低的是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和西安银行,其中前两家较低的原因之一是信贷资产基数偏大。
同时,这13家城商银行中有10家贷款增幅高于总资产整体增幅,明显呈现贷款增长推动总资产增长的形势。例如,青岛银行、杭州银行、长沙银行和贵阳银行的贷款增幅,分别比同期总资产增幅高4.53个、3.70个、3.39个和3.10个百分点,其“贷款推动型”表现更为突出。
在一季度贷款增幅小于总资产增幅的3家城商银行中,上海银行与江苏银行两家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两项增幅差距并不大,仅有苏州银行总资产增幅比贷款增长高出5.14个百分点,相对显得比较特殊。因为一季度末苏州银行金融投资资产的余额达到1485.84亿元,同比增长25.93%,在这个时候投资业务如此激进肯定算是特殊的。
不良占比相对稳定
从不良率的季度变化角度看。13家城商银行均没有较大的变化,其中与2019年四季度末基本持平的有6家(变动为0或者小于0.01个百分点)。不良率明显下降的有3家,即苏州银行、杭州银行和郑州银行,分别下降0.05个、0.05个和0.02个百分点;但这三家中只有郑州银行关注率上升,其贷款质量也是一直备受业界与公众关注的。
从不良贷款余额变化看。上述城商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全部比年初有所增长,包括少部分披露了核销情况的(例如宁波银行一季度核销不良贷款4.03亿元)依然如此,可见今年一季度贷款质量压力已经隐隐加大,只是没有在不良率上明显反映而已。
其中,绝对额增加较多的是北京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分别增加不良贷款约14.53亿元、7.64亿元、5.23亿元和4.36亿元。
从关注类贷款占比变化看。13家城商银行中,有7家关注率同上年四季度末数值相比略有下降,1家基本持平,4家关注率有所升高(此外北京银行没有披露关注类贷款数据)。
其中,西安银行、南京银行和郑州银行的关注率分别比上年末升高0.28个、0.27个和0.21个百分点,贵阳银行则升高0.13个百分点。
收入利润增长较好
从营业收入增长角度看。上述13家城商银行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区间在0.54%至37.60%之间,其中相对最低的是上海银行,相对最高的是青岛银行。
青岛银行营收增幅较高的原因,一是一季度实现投资收益5.33亿元,同比增长94.04%;二是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10亿元,同比增长34.66%;三是由于贷款规模扩大和净利差扩大,实现利息净收入19.50亿元,同比增长22.56%。但是因为计提了15.73亿元信用减值准备,同比增长77.54%,所以利润增长一般。
而上海银行营收增幅较低的原因,一是实现投资净收益21.58亿元,同比增长-21.04%;二是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2.33亿元,同比增长-34.03%。
从归母净利润增长角度看。上述城商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增幅在4.34%至19.26%之间,区间范围明显小于营收增幅区间。其中,相对最低的还是上海银行,毕竟它的营收增幅太低;相对最高的是杭州银行,因为其营收增幅达到25.36%,而营业支出增幅为25.10%。
结语
今年一季度,我们的GDP同比增长-6.8%,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6.7%,可见短期经济下行比较明显。然而,从披露了本期净利差的6家A股城商行的数据看,它们一季度的净利差都有所扩大(主要是央行给商业银行的资金利率及银行间的利率都在下行);而且13家城商银行的利润增长都相当不错。金融与经济似乎有着较为鲜明的对比。
不过,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A股上市的城商银行相对是资产规模较大、质量较好的“第一方阵”,即使是它们的全部合计情况不错,也不能完全反映134家城商银行的整体情况。
同时,一方面,今年一季度贷款增长明显更快,流动性充裕可以“淹没”一些风险的“礁石”。另一方面,金融数据(特别是贷款质量)相对经济形势本身就存在时滞现象,而且今年相关金融监管政策调整后不良贷款还有延期反映的可能(目前时限为今年6月末)。所以,现在还不是银行们可以盲目乐观的时候,今年三季度可能将是明显的风险暴露时期。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