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珠海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特区相伴而生的珠海金融业也取得了
突出成就。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珠海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达到11类59家,
保险经营主体63家,各类银行保险法人机构10家,是省内银行保险机构最多,种
类最丰富、体系最齐全的地级市。珠海金融改革发展也存在一些困难。如,本地经济
产业基础较为薄弱,金融行业竞争激烈,珠澳金融合作有待加强,金融发展配套政策
有待完善等。
为进一步促进珠海金融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本着参政议政的原则,特提出
以下两条政策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六稳”“六保”的支持力度。一是加大政策落实。中
央、广东省和珠海市都出台了很多应对疫情支持实体的政策,应加强政策落实情况评
估,建立健全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贴息支持和融资风险分担机制,降低中小微企业的
融资成本,推动银行机构夯实敢贷、愿贷和能贷机制,不断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可
获得性。二是优化营商环境。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对标国内营商环境先进城市,完善
地方特色金融政策体系,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理性化竞争,积极创新特色信贷和金融
产品。加大对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等重点金融风险领域的防控力度,加强信用风险
防控,防范不良资产反弹风险。
第二,进一步扶持地方金融机构做大做强。一是加强金融专项扶持。金融改革发
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支持,建议对标省内相关城市,出台更多金融专项扶持政策,扩
大覆盖面和普及度。如横琴人寿反映,由于寿险行业具有盈利周期长、前期投入大等
特点,在发展初期的短期财务指标暂时无法满足《横琴新区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办法》
里的“保险公司年度保费收入2亿元以上且年度缴纳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合计不低于
1000万元”的条件,尚未获得总部经济的地位,建议根据寿险实际予以协调解决
。二是加强金融牌照布局。建议发挥珠海毗邻港澳的优势,以扩大粤澳金融合作深化
金融开放,建议整合现有金融牌照资源,加强对银行、信托等核心金融牌照的布局和
引入。三是建议适当增加金融界人士参政议政的名额。目前珠海金融行业人大代表只
有人民银行和银保监分局主要负责人2人,政协中金融界委员也很少。建议适当扩充
珠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金融界人士的数量和比例,提高金融界人士参政议政的
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金融智慧力量。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