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央行官网获悉, 为对冲政府债券发行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5月27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2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20%,与上次持平。
此前一天的5月26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20%。这是罕见连续暂停后,央行重启逆回购。有统计显示,截至5月25日,央行已连续暂停公开市场逆回购37个交易日,创下2016年每日有操作窗口以来的最长连停纪录。
就此,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5月26日央行开展100亿元逆回购,27日央行再次开展1200亿元逆回购,并保持利率不变。此举主要是保持流动性充裕,防止短期资金利率过快上升,维持市场利率水平稳定。”
他还表示,5月15日针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释放资金2000亿元,并开展MLF操作1000亿元,银行间隔夜利率快速回落至0.7%附近低位,但受第三批1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要在本月发行完毕影响,隔夜利率快速回涨到1.9%左右。
因此,在温彬看来,重启逆回购有助于保持货币市场短期利率水平稳定。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梁斯5月27日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也称,“此次央行重启逆回购,主要原因是政府债券发行增加。政府债券发行将影响市场流动性总量,带来‘抽水’效应,但这主要是短期因素,一旦未来政府支出增加,流动性总量会再次上升。因此,此次央行使用逆回购操作重在‘防御’,目的是为消除影响市场流动性的‘噪音’,避免利率水平出现波动。”梁斯还预计,此举对市场影响有限。
记者注意到,此次逆回购操作长时间连停引发市场的关注。
就此现象,梁斯告诉记者,“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货币市场利率已处于较低水平,市场流动性整体充裕。自疫情发生后,央行频频操作,不断加大流动性投放力度,市场利率水平不断下行,自4月份以来,货币市场基准利率DR007长期维持在2%以下,最低曾接近至1.2%的水平,市场融资成本明显较逆回购利率为低。二是金融机构更需要长期限流动性稳定经营预期,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在‘疫情’影响下,市场不确定性较大,金融机构更加需要长期限流动性稳定未来经营预期,锁定流动性成本,而短期流动性无法有效支持金融机构的长期信贷投放。”
兴业证券鲁政委此前也表示,央行持续暂停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收紧。在他看来,本轮逆回购暂停期间,市场资金面总体仍平稳宽松,各期限关键利率持续在低位运行,央行短期流动性的供给缺位或由财政投放弥补。
在政策走向上,温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今年的财政赤字和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预计6、7月份,央行将实施全面降准支持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形成合力,加快推动内需回升。同时,适时适度下调政策利率和存款基准利率,释放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潜力,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央行行长易纲在“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LPR改革,疏通货币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渠道,推动降低贷款实际利率,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有序推进存量贷款基准转换。
[33]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