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研究局课题组在中国金融杂志刊载了《客观看待第一季度银行业利润增长》一文,指出虽然一季度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但银行后期不良贷款处置和资本消耗压力明显加大,银行利润增速可能下滑,不排除年内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的可能。其中,哪些银行会出现零增长和负增长?
谁会零增长?
央行研究局在上述文章中指出,由于我国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不完全同步,不良贷款风险暴露存在一定滞后性,加之疫情以来银行业对企业实施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在资产质量承压情况下,后期银行恐面临更大的不良贷款处置和资本消耗压力。
某农商行高管认为,从全国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资产质量、业务成熟度来看,普遍总部在南方的银行优于总部在北方的银行,而沿海的银行优于内陆的银行,对外开放早、开放水平高的银行优于开放晚、开放水平低的银行。而作为优等生的银行的过冬资产安排更加合理,风险缓释能力更强。
不同银行的风险抵补能力也有所不同,比如大行一般“家大业大”,强于股份制银行,而股份银行普遍优于城农商行(也有少数股份制银行业务水平抗风险能力不一定高于第一梯队的城商行),而城商行一般优于农商行,农商行一般优于其他类金融机构。
根据安永近期发布的《中国36家上市银行2020年一季度业绩概览》,从贷款减值损失计提来看,整体上市银行近三年增速分别为7.27%、28.79%和11.12%,其中城商行近三年增速分别为0.92%、75.62%和12.70%,农商行近三年分别为-21.89%、103.04%和9.18%,波动尤为明显。
调查发现,公布2019年年报的114家城商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好坏参半。除未公布完整数据的银行外,有55家信贷资产质量有所改善,另有55家银行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即不良率同比上升或拨备率同比下降亦或不良、拨备同时恶化,其中18家银行不良率上升的同时,拨备覆盖率也出现下降。
潍坊银行、石嘴山银行、富滇银行等14家银行拨备率已处于监管红线区间,其中大连银行、葫芦岛银行、吉林银行、雅安市商业银行这5家银行更是跌破两道红线(150%和120%),分别为116.05%、105.37%、102.44%、100.34%,鄂尔多斯银行以84.24%的拨备率位于城商行最后一名。
或以时间换空间
多位银行业人士表示,对于中小银行来说,现在获取资产难度较高。相对于以往商业银行“垒大户”的风格,现在开始“垒精品小户”。
一位长三角地区地方央行人士表示,目前其所在的华东某地级市的中小银行资产质量尚可。目前采用严控风险、降成本、降低预期的方式来“过冬”。但也不排除有些银行开始重新回归房地产的“老路”,有些发力房贷,个别开始钻研开发贷,但大部分农商行贷款增长较慢,不及大行。
上述农商行高管也认为,今年一季度太多民企倒闭,有些也奄奄一息难以“回魂”。原先能做小做散的银行,一般会被认为资产质量较好,但是今年逻辑完全转变,大量中小企业业务反而意味着累积了风险。相比之下,“大而不倒”的国企反而续航能力能强,这块业务的重要程度提升。
“在中小银行之外,大行产生的风险可能还会延后。不少银行今年开始做的业务,可能明年会给展期续贷的操作,第三年风险才会暴露出来,只能以时间换空间了。”上述人士称。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