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上奔跑,蓝天下飞翔,星星是伙伴,松鼠当朋友……”5月13日,一首
伤感与欣喜交织的歌曲《再见,阿土列尔》打动了很多人。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悬崖村
”。这一天,村里不少家庭共同迎来乔迁的“大喜日子”——高山区31户贫困老乡
怀着不舍与憧憬,走下2556级“天梯”,搬入昭觉县城集中安置点的新家。截至
5月14日,全村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完成易地扶贫搬迁。
幸福的新生活就在眼前,就在脚下。从藤梯、钢梯到楼梯,从农民、村民到居民
,彝族老乡们的生活“一步跨千年”,翻开了人生的新篇章。而跨越的“阶梯”,离
不开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与筑造。
藤梯变钢梯 “天路”修成致富路
四面环山,三面为陡峭的山崖,一面为峡谷,海拔1400多米,与地面垂直距
离约800米。悬崖上断续攀爬着17条藤梯,其中接近村庄的两条相连藤梯长约1
00米,几乎垂直。如果要从没有藤梯的崖壁上山则更危险,只能拽着杂草树木……
这就是2016年以前“悬崖村”连通外界的主要道路。
这条“天路”,无疑是制约“悬崖村”发展最关键的“穷根”。
2016年6月初,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农发行的调研组。
原来,得知“悬崖村”情况后,农发行总行党委第一时间作出安排部署。“务必
做好政策性金融支持‘悬崖村’解决安全出行等问题”。四川省分行随即召开专题会
议研究,安排班子成员带队深入“悬崖村”实地调研,摸底需求。
经与州、县、乡、村充分沟通,调研组连夜将解决“悬崖村”安全出行等问题的
金融服务方案制定出来,明确了“昭觉县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承贷、政府购买服务、还
款来源纳入财政预算、应收账款质押、五方联合监管资金”的运作模式。
接下来,农发行总行、四川省分行、凉山州分行三级行联动,加快办贷流程,不
到两周即完成了贷款调查评审,审批贷款金额6000万元。本着“因地制宜、分步
实施”的原则,该笔资金将支持“悬崖村”首先改造绝壁藤梯,其次改善公路通行和
人居环境,争取把该村打造成彝家旅游示范点。
在农发行政策性金融资金助力下,当地州、县两级政府出资,村民出工出力,用
200多天的时间,将120多吨、6000多根钢管一根根牢牢固定在悬崖峭壁上
,搭建起2556级钢梯的“致富路”。
路通则百事通。村民们在惊叹进出方便、种植养殖农产品终于能运下山售卖的同
时,很快又惊喜地发现,村里陆续通上了自来水,有了稳定的电,有了稳定的手机信
号,还通了宽带,建起了幼教点,开起了小卖部和金融服务点……山里的生活越来越
多姿多彩。
昭觉县相关负责人说,农发行是第一家到该县调研、第一家作出金融服务承诺、
第一家拿出切实可行方案的银行,心系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充分体现了农业政策性银
行的责任担当。
钢梯变楼梯 要“网红”更要“长红”
最近,农发行凉山州分行员工地布曲的微信朋友圈被老家亲戚朋友晒出的新房照
片刷屏了。
“吉克达莫舅舅,看到你们在安置点新家的图片了,100平方米、3室2厅,
家具厨具整整齐齐,我老婆说比我们的婚房还大还漂亮。村里这几天真是跟过彝族年
一样热闹啊!”地布曲就是“悬崖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他一边为乔迁新居的亲人们
留言祝贺,一边不由自主闪现出小时候的回忆:泥泞不堪的村道、低矮破烂的房屋、
村里失学的孩子、生病了没钱就医的老人……
知识改变命运,思路决定出路。当地布曲走出大山读完大学后,本可以留在城市
的他怀着感恩之心加入了农发行的大家庭,毅然决然回到了凉山州。他想用自己的脚
步来丈量“精准扶贫之路”。农发行凉山州分行委派地布曲到越西县俄洛村,深入扶
贫工作一线任驻村“第一书记”。目前,俄洛村已顺利脱贫摘帽。
“咱们村里同龄人的眼界也慢慢打开了。”地布曲说,以前地势是“悬崖村”的
短板,但险峻雄奇的高山、原生态的彝族村落也是独特的旅游资源,如今钢梯更成为
了游客的“网红”打卡点。据初步统计,2019年专程慕名来“悬崖村”爬钢梯的
游客接近10万人次。
对于“悬崖村”的未来,昭觉县希望发掘当地潜在的旅游资源,通过保护性开发
,搞“旅游扶贫”。“希望人们以后提起‘悬崖村’,不再与贫困挂钩,而是当成一
张独具特色的旅游名片。”
此外,当地政府先后组织村民分批去学技术,因地制宜发展起脐橙、青花椒、油
橄榄等特色经济作物,逐渐形成旅游业为主、种植养殖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
在扶贫干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悬崖村贫困人口年平均收入由2014年的不
到2000元,到2019年的6000元左右。作为四川最大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
一部分,村里最后的84户贫困户全部从山上的土坯房,搬进了县城的楼房。
按照“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农发行累计投放32158万元支持昭觉县
易地扶贫搬迁。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解决好搬迁贫困户的就业问题,昭觉县已在安置点
周边启动建设10多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将安排贫困群众就近务工。同时,“悬崖村
”及古里大峡谷旅游业将继续开发和发展,村民的土坯房将成为旅游资源,村民们也
会继续吃着“旅游饭”。
与此同时,农发行四川省分行将从地方粮油收储、产业扶持项目等方面与昭觉县
进行多方位的金融扶贫合作。
目前,该行在昭觉县粮油贷款2148.2万元,用于支持昭觉省市县三级储备
粮食规模8260吨,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卖粮难”问题,疫情期间,还新增支持临
储成品粮油475吨,为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的粮油保障;加大产业扶持,巩固脱贫
成果,如发放产业扶贫贷款7000万元,用于支持昭觉县虹谷拉达现代农业产业园
建设,形成“农村土地流转+农民工就业”的扶贫工厂,项目现已培育两个贫困村成
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入园,累计用工5000余人次,带动农户务工人均每年增收81
00余元,其中启用建档立卡贫困户487户,涉及人员1461人,每户年均收入
超过12000元;并在昭觉县投入两个农发重点建设基金项目,金额2300万元
。
“好日子才开了头,以后咱们会长期红红火火。”吉克达莫给地布曲的留言回复
道。
楼梯变阶梯 扶志、扶智、扶未来
小小的额其古伍与农发行结缘,始于两年前的那个夏天。
2018年7月,农发行组织昭觉县乡村小学年龄10岁左右的26名品学兼优
贫困学生参加“凉山情·中国梦”夏令营活动,14岁的额其古伍就是其中之一。
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到北京、第一次站在天安门广场唱国歌
、看升国旗……在她小小的心灵深处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让她坚定了摆脱贫穷、立
志成才的梦想:“北京太漂亮了,我一定要努力读书,将来到北京上大学!”
今年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生活和学习的安排。原本3月份就应该开
学的额其古伍直到5月份才收到学校的开学通知。
“多亏农发行四川省分行在3月份给我们送来了口罩、消毒液、体温计、消毒凝
胶等大量疫情防控物资,全力保障了学校开学后的疫情防控需求。”勒尔小学校长吉
克伍达表示。
这样的爱心捐赠,已成为农发行人的自觉意识和“惯例”举动:2017年年末
,农发行四川省分行机关、机关团委到昭觉县“悬崖村”进行捐资助学活动,为勒尔
小学带去2.35万元助学捐款和文体用具若干;2018年,向勒尔小学学生捐赠
衣物465套、捐款5万元,该款项来源于四川省分行以青年团员为代表的员工个人
捐款;2019年,向昭觉县捐赠资金15万元,其中10万元用于昭觉县特口甲谷
乡中心小学校校服采购;2020年,已向昭觉县捐赠约10万元,专项用于凉山州
昭觉县甘朵尔古乡中心校、特口甲谷乡中心校、支尔莫乡勒尔村小学的疫情防控物资
采购。
“少年强则中国强。因此,扶贫必须与扶志、扶智结合。”农发行四川省分行党
委书记、行长董明介绍,全行将继续切实履行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社会责任,从产业、
教育、交通等方面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多措并举搭建通往小康的“阶梯”,全心全意
助力凉山深度贫困县尽快摘帽、助力四川早日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敢打最难的战役、敢啃最“硬”的骨头,这就是
农发行人对“家国情怀”的最好诠释。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