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 > 正文

香港《南华早报》:在中国用公筷会让情感疏离?

06/15
2020
来源
环球时报
分享
作为中国社会悠久饮食传统的一部分,40年来,琳达·贺(音)与家人向来共 用餐具。当她上月启动某种餐桌革命时,情况发生改变:她增加了夹菜用的公筷。与 父母和孩子在上海生活的她说,“合餐是一种传统,但我觉得如今应该摒弃,因为它 助长疾病传播。” 正如新冠疫情已促使全球各地的人们重新思考握手或拥抱(习惯)一样,许多中 国人开始审视传统饮食习惯。在中国,用筷子共享食品被视为传达亲密感的一种方式 (如图),但疫情暴发令贺这样的家庭开始采取预防措施,“我的多位朋友都表示已 像我们家这样使用公筷。” 对感染的担心不仅将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还将改变数百万餐馆的营业模式。浙 江嘉兴某餐馆老板邓艳萍(音)表示已开始提供公筷公勺并加大餐桌间距离,“从前 只有一些高档餐厅这么做。” 这一次地方政府不敢大意,很多地方已要求当地餐馆配备公筷公勺。浙江某餐馆 上月因未这么做而被罚款,这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开出的首张此类罚单。陕西已开展行 动,确保所有餐饮服务经营单位实现公筷公勺配备和使用率达到100%。 不过,餐馆老板邓表示她的顾客中仅有少数人接受这种新就餐方式,“改变人们 的习惯需要很长时间。但我们现在所做的至少是个良好开端。”34岁的北京居民李 亮(音)说,他为降低感染风险而提出的分餐制遭到父亲反对,“我父亲说,‘难道 你把我当外人?’” 在中国,父母和祖父母(用自己的筷子)向孩子的碗中夹菜, 是表达关爱的一种传统方式。小辈对长辈亦是如此。推行这种变化的有关部门意识到 合餐制在中国的重要文化意义。“使用公筷和公勺”,上海市发布的一则宣传语说, “全是关爱而非疏离。”还有一则宣传语说:“分餐美味不变,分不掉亲情友情。” [185]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71240","PageTitle":"香港《南华早报》:在中国用公筷会让情感疏离?-宏观经济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1,"Name":"宏观经济","Sort":0},"Rid":71240},"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