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以下简称央行营管部)公布了两条行政处罚信息:北京新浪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因9项违法行为被罚款没收,合计约1884.33万元。同时,时任北京新浪支付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卞江被给予警告处分,并处35万元罚款。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不少第三方支付机构都收到了高额罚单。据支付查询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30日,央行共向支付机构开出罚单32张,罚单金额超过2.5亿元。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告诉记者,“2018年以来,支付机构合规步伐加快,行业重组程度加剧,重罚之下,股份制机构的合规意识大大提高。”
从业内人士的角度来看,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监管确实越来越严格。
根据央行官方数据,截至目前,支付机构存量已由271家减至237家,34家支付机构牌照被注销。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野蛮增长期已经结束,监管部门正在对这一行业进行高压整顿,规范和严格监管是必然趋势。
苏筱芮认为,今年上半年,第三方支付机构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罚款数额大,中国商业银行信用支付收到的罚款金额超过1亿元,是支付史上最大的一次。二是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力度开始加大,一些细节的披露传达了央行整顿支付市场乱象的决心和方法。大额罚单和相关责任人问责将成为未来中短期的监管趋势。同时,她强调,“详细的处罚理由可以使违规机构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这样更方便其他机构学习和借鉴。”
支付产业网创始人刘刚认为:“反洗钱仍然是央行处罚的重中之重。反洗钱关系到交易的合规性和合法性。如果支付机构在反洗钱方面缺乏实力,或者明知故犯,就会给黄赌骗等灰色交易留下很大的空间,从而间接成为黄赌诈骗平台的帮凶。此外,跨境支付领域也将是未来监管的重点。”
苏筱芮表示,今后央行将继续加强反洗钱、准备金管理、商户实名制、票据托收管理等领域的监管。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