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银行 > 正文

个贷资金曲线入市路径隐秘:消费贷、抵押贷监控仍存难题

07/16
202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
据了解,抵押经营贷此前曾用于部分贷款客户加杠杆购房,而在A股交投热情复 燃的背景下,也有部分信贷中介机构打着“进入股市”的名义招揽客户,据一位信贷 中介人士介绍。 近来A股的快速上涨行情,引发了市场针对A股隐形杠杆的新猜想。 “资金跑步入市,是否可能会存在一些新的场外配资,或者一些信贷资金利用特 殊方式入市的可能,正在被监管部门所关注。”一位接近监管层的券商人士指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在2015年场外配资清理整顿以来,银行资金通 过结构化产品参与二级市场交易的空间的确已经相对有限。 不过在市场利率不断趋降的过程中,一些针对个人客户的消费贷、抵押经营贷业 务,为一些投资者变相抬高股市投资杠杆创造了新的可能;而有接近监管层的银行人 士透露,针对该类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监控和检查上,仍然存在一定难度。 信贷如何入市 信贷资金可能正在成为A股活跃行情的一种“助攻力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调研获悉,目前不少银行面向个人的消费贷、抵押经 营贷等产品的不断营销和推进,均具有导致信贷资金流入股票市场的可能性。 例如消费贷就是最常被使用的一种场外加杠杆工具,通常消费贷的授信额度在2 0万元至50万元不等。 “消费贷的话通常银行会给客户一个额度,然后随借随还,年化成本最低有的在 5个多点,客户可以通过一些假消费等方式就能实现套现,并间接地流入股市。”一 家股份行零售人士坦言。 “这部分资金套现后,不但成本比两融要低,而且不需要像两融一样维持一个担 保比例,所以灵活性更高,确实有一些客户是这样操作的,但这种情况证券营业部是 管不到的,因为银证转账都是客户的个人行为。”一家汇金系券商营业部人士对此指 出。 相比于消费贷的小规模入场,抵押经营贷则具有更大的资金势能。 “用抵押经营贷去炒股,某种意义上和卖房炒股差不多,需要客户有一套没有贷 款,或者有贷款但净值比例比较高的房产作为抵押,然后以公司为名义申请经营性贷 款。”华北一家股份行个金部人士透露,“因为一些一线城市的房价较高,所以根据 净值折算出来的贷款额度也非常大。” “抵押经营贷不像消费贷规模那么小,主要是跟着房子的净值走的,我们今年前 做过最大的有上千万的单子。”另一位银行信贷人士也指出,“不过这种个人杠杆过 高的问题银行也比较担心,所以一般这种金额比较大的贷款,银行也会比较慎重地查 征信。” 据了解,抵押经营贷此前曾用于部分贷款客户加杠杆购房,而在A股交投热情复 燃的背景下,也有部分信贷中介机构打着“进入股市”的名义招揽客户,据一位信贷 中介人士介绍。 “之前看到过一些贷款中介在朋友圈发一些‘不用卖房炒股,经营贷帮你加仓’ 的口号来招揽客户,因为现在房产投资的限制太多了,所以很多中介打起了股市的主 意。”北京一位银行贷款客户坦言。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个人贷款流入股市现象的增多,主要和当下个人类贷款利率 相对较低有关。 “主要是市场利率走低后,目前针对一些个人的消费贷资金成本也在下降,但受 到疫情等因素影响,其实个人实际的消费等贷款需求并不强烈,反而股市转暖后,投 资需求可能更大。”上述信贷中介人士表示,“前几年人们用这些贷款买房,如今用 这些产品来加杠杆炒股。” 有效监控的难题 针对个贷资金违规入市的问题,一直是监管的难点。 有银行人士透露,针对个贷资金可以通过控制资金流向等方式进行监控。 “理论上可以通过信贷资金的流向来进行一定程度的监控。”一家上市股份行人 士分析称,“检查工具上可以采用一些大数据方式,比如从数据上看贷款客户是否出 现批贷放款之后出现大规模的银证转账现象。” 事实上,该类监控方式在防范信贷资金流入楼市时也曾使用,根据银行的监控标 准,如果相关信贷资金出现回流或流入关联方账户,则有可能被判定为流向异常。 “我们之前的一个客户,发现给他批的经营贷本来受托支付给客户,但结果发现 又从这个客户流回了自己的账户,这就是典型的信贷回流。”上述股份行人士坦言, “通常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都会按规定要求其提前还款。” 但在上述信贷中介人士看来,类似的监控方式并不难于规避。 “只要找一个非关联方的第三方收款账户就好了。”上述信贷中介人士解释称, “再一个就是在资金使用上,不要在短时间内让贷款客户收到大量现金,或者保证收 到这些现金有其合理性即可,但有些时候银行自己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毕竟 需要通过放贷来赚钱。” 在这种困难背后,也有着金融分业监管机制下,不同部门间分工无法有效衔接的 尴尬。 “负责贷款审批和发放的银行是银保监会监管的,而券商则是证监会监管的,如 果信贷资金通过这种方式入市的确很难被监控到。”上述营业部人士称,“而且具体 对应到哪一笔钱,判断其是投资还是消费,本身也很难下定义,因为客户可投资的钱 增加了,反而可以腾出更多资金来消费。” 面对类似的难题,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应当通过提升技术手段来解决。 “其实可以在账户系统上进行改革,借鉴数字代币的去中心化模式,这样每一个 记账单元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每一笔信贷资金的流向都可以实现清晰可查、可追 溯,无论通过几个第三方来倒账,都会被看出来。”一位银行账户系统提供技术服务 的IT人士表示。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57080","PageTitle":"个贷资金曲线入市路径隐秘:消费贷、抵押贷监控仍存难题-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57080},"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