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保险 > 正文

险资投资“赛道”扩宽 更需扎紧防风险篱笆

07/17
2020
来源
证券时报
分享
保险资金投资的诸多限制正在逐步解除。近日召开的国常会指出,取消保险资金 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限制,在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 试点。 这是7月以来保险投资领域又一政策利好。7月1日,银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 参与国债期货交易规定》,并同步修订《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办法》和《 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规定》。系列文件的发布统一了监管口径,完善了保险资 金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监管规制体系。 随着经济转型和资本市场发展,近两年来,进一步破除险资投资藩篱、推动险资 积极发挥长期资金压舱石作用成为各界共识。 目前,中国银保监会正在酝酿的保险资金投资新举措包括:支持保险公司通过直 接投资、委托投资、公募基金等各种渠道增加资本市场投资,特别是优质上市公司的 股票投资;对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实行差异化比例监管,引导保险机构将更多的 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研究出台保险机构投资私募理财产品和私募股权基金的相关 政策。 系列政策对于险资充分发挥资产配置能力无疑具有积极意义。过去十几年来,保 险资金运用经历了从保守到逐步放开的过程,纵向来看,险资投资的发展大致可以分 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至1995年。此阶段险资投资品种单一,主要配置产品是 银行存款。 第二阶段是1995年至2012年,险资投资渠道逐步丰富。其中,先是逐步 放开险资投资各类债券、基金、协议存款等产品。从2004年起,又陆续开放投资 股票、基础设施、境外资产、银行股权、产业基金、企业债、次级债、利率互换等产 品。 第三阶段是2012年至2017年,以“新国十条”、“十三项新政”等新政 策出台为标志,陆续开放险资投资创业板股票、创投基金、信托产品、优先股、私募 基金等产品。 第四阶段是2018年底至今。险资监管更加注重健全规则、完善制度、有收有 放。 随着险资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不断放开,保险机构正成为金融市场中投资领域最 广的金融机构之一,资产配置的自主权不断提升,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被激发出来。 例如,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限制,将会促进保险公司更加积极 开展股权投资。除了现在允许投资的股权类型,互联网、教育、高端制造业等也是保 险公司比较关注的领域。 但需要注意的是,险资运用的赛道变宽也意味着需要面对更多风险,其中既有管 理风险也有投资风险。实际上,即便在险资投资最保守的年代,险资也曾因为卷入经 济过热、金融“三乱”和大办“三产”之中,产生大量不良资产,留下了不少沉痛教 训。 又如,2015年~2017年以“宝能举牌万科”案为代表的个别激进投资引 发市场关于万能险投资的巨大争议,导致万能险市场大调整。2018年底,随着险 资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重新认识,2018年10月银保监会发声鼓励险资投 资优质上市公司,险资在权益市场的大额投资开始回温。 但与以前相比,险资此轮举牌在主体、方式以及驱动力上都有诸多不同。险资举 牌变迁背后有着深刻的资本市场变化和行业回归保障转型逻辑。 险资投资限制逐步拆除将再次释放保险行业投资动能。但每次政策放开的一小步 ,都是对保险机构资金运用能力的重要考验,更是险资投控能力提升的重要契机。 因此,面对投资渠道放开的重大机遇,保险机构更应扎紧防风险篱笆,大力提升 投研能力,充分发挥投管能动性,在资本市场上发挥积极作用。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56355","PageTitle":"险资投资“赛道”扩宽 更需扎紧防风险篱笆-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56355},"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