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当北京的一个农产品批发市场突然暴发新冠疫情时,有人担心中国在成
功控制住疫情后将面临第二波疫情。
但随着北京迅速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封锁措施,疫情很快就平息下来。
相比之下,在为遏制疫情而采取的长达数月的严厉措施放松后,该地区的其他国
家正面临着新冠肺炎病例的持续激增。
中国控制新冠疫情的正确做法能够给该地区其他正与疫情再次暴发作斗争的国家
提供宝贵经验。
美国外交学会全球健康高级研究员黄延中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没有出现其他
国家的那种激增,主要是因为它宁可过于谨慎。”
当6月11日与新发地相关的第一例病例被发现后,北京迅速锁定并关闭了这个
拥有超过8000名工作人员的市场,并对市场附近的小区以及其他被认为处于危险
之中的小区实行封闭管理。
新发地市场的摊贩、顾客,以及他们的接触者,都是第一批被检测对象。但检测
范围随后也扩大到其他易感染人群,如出租车司机、医务工作者、服务行业从业人员
以及在其他农贸市场工作的人,被划为高风险和中风险地区的居民同样被纳入检测范
围。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这种细致的划分方法也同样被
用于隔离措施。确诊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都被带到特定地点进行集中隔离,而中高
风险地区的小区居民则进行自我隔离。
这种快速且具有针对性的追踪、检测和隔离行动行之有效。
这既表明该国已经有效控制住第一波疫情,也表明在重启时,中国仍然小心谨慎
。
随着疫情的大幅消退,中国一些工厂在2月底率先重启,许多工厂所在的城市要
求或鼓励雇主让工人进行核酸检测。随后,中国的商店和餐馆在3月份重新营业,同
时规定需要保持社交距离。
大部分地区的学校在4月份开学,许多城市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开学前接受核酸检
测,并且要求学生和老师在校园中测体温、戴口罩,课间错峰休息。
许多城市有关戴口罩的规定在5月中旬放松。当人们在户外或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锻炼时,并不需要戴口罩。而到医院就诊,以及在电梯和地铁等封闭空间中,还是会
被要求戴口罩。
中国目前正在重启经济,然而它将会继续警惕地盯着病毒并随时准备将其击败。
[185]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