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宏观经济 > 国内宏观 > 正文

英国《金融时报》:英国承受不起自绝于中国的代价

07/23
2020
来源
环球时报
分享
在这个挑战前所未有的动荡之年,英国如何与中国打交道成为最伤脑筋的问题之 一。 在涉及国家安全的事务上,英国企业理所当然地会听从政府的领导。企业也理解 对中国做法的更广泛的政治担忧。但是,除了制定对华安全和外交战略,英国也应有 一项深思熟虑的经济战略。原因在于,这关乎英国未来的就业和繁荣。这不是一个国 家的唯一目标,但它是一个重要的目标,特别是在疫情中我们有数以万计失业者的情 况下。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强引擎,也是英国就业的一大 贡献者。 中英贸易协会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与中国在贸易、旅游和高等教育方面的联系 支撑了英国多达15万个工作岗位,其中许多位于伦敦以外的地方。过去14年里, 英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6倍,随着中国4亿中产阶层更多地购买从创意服务到奢侈 品在内的英国优质产品,英国对华出口将进一步增长。 自2014-2015学年以来,在英国学校和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增加了46 %。现在他们的人数超过了所有欧盟国家学生人数的总和。此外,中国占全球研发支 出的20%,所以其不断增长的智力资本也不可忽视。 所以,现在不是英国自绝于中国的时候。相反,英国需要的是一套对华贸易指导 原则,帮助企业和决策者全面权衡英国公民的利益。 企业应该清楚自己在这场辩论中的角色——拿出证据,以便政府评估困难的取舍 。如果要以安全为由限制华为等中国供应商,那么就必须清楚由此带来的代价,并制 订一个大家认可的替代计划。 问题不在于英国是否与中国进行贸易,而在于如何进行贸易。英中双边贸易额已 从1999年的60亿英镑增加到2019年的800亿英镑。如果英国希望实现贸 易多样化,那就应该增加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而不是减少与中国的贸易。 确立与中国正确的关系,对英国的全球竞争力和更广泛的利益至关重要。简而言 之,对于首相约翰逊的“全球英国”目标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试金石。英国应从长 计议。如果英国不这样做,自有其他国家会利用中国的机遇。 但与中国的贸易决不能损害商业价值。在贸易方面,国际上认定的规则是核心。 中国也应该遵守同样的规则。 英国商界完全支持约翰逊先生的愿景,即“在相互尊重和承认中国在世界上地位 的基础上,确立现代和成熟的关系”。但要做到这一点,英国需要一个连贯的长期路 线。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多元发展和快速变化的国家,机遇与挑战并存。 [185]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53955","PageTitle":"英国《金融时报》:英国承受不起自绝于中国的代价-宏观经济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1,"Name":"宏观经济","Sort":0},"Rid":53955},"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