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险科技行业发展迅猛,成为资本逐鹿的热门“赛道”。《金融时报》
记者注意到,近日,第三方保险科技及风控服务公司君岭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
轮融资,投资方为夏尔巴投资。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健康险领域的深度布局,包
括人才招募、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
专业投资机构、互联网资本、传统产业巨头以及国有资本等纷纷入局,不断向保
险科技公司抛出橄榄枝。据韦莱韬悦统计,全球保险科技公司融资交易额已由201
4年的8.7亿美元,提升至2019年的63.5亿美元。截至2020年第三季
度,全球累计共有约443家投资机构在保险科技领域进行投资。而我国保险科技无
论在投融资数量还是成熟度方面都呈现出明显上升的态势。
保险科技投资步伐加快
随着投资热点逐渐从“互联网保险”向“保险科技”升级,保险科技经营主体也
在不断扩容至包括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平台类公司、技术服务商和传统保险公司在
内的四大类。零壹智库全球保险科技投融资报告表明,虽然2020年以来,全球多
国新冠肺炎疫情接连暴发,保险科技融资数量在低位徘徊,并于二季度减少到15笔
,但融资金额仍连续三个季度增长,并在第三季度创下新高。按此趋势估算,202
0年,保险科技融资总额或超110亿元,有望刷新历史纪录。
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20年第三季度,北美洲有69家在保险科技领
域投资过两笔及以上的投资机构,占比近56%;欧亚两大洲合计占比近42%,分
别有33家和19家;而非洲仅有两家。其中,亚洲地区的投资机构主要来自中国,
共有16家。单从2020年二季度来看,美国、英国和中国的保险科技投融资额占
全球比重分别为48%、8%、5%。全球保险科技投融资呈地域多样性发展趋势,
其他国家保险科技投融资活跃程度较过去也有明显提升。
我国保险科技发展与全球步伐保持一致,自2015年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
17年稍有回调,但1亿元以上高额融资事件的数量持续提升。2018年和201
9年保险科技融资额快速增长,高额融资事件占比进一步提高。从2018年到20
20年第三季度,我国在保险科技领域进行投资的主要为专业创投机构,一共有54
家,占比超过50%;其次是投资管理公司和投资基金公司,有19家投资机构属于
这两种类型;另有6家互联网企业,国有资本、产业巨头各有5家。同时,保险科技
投融资也在逐步走向成熟。2012年至2016年,我国保险科技投融资事件以天
使轮为主,而2017年开始至今,B轮和C轮占比显著提升。
资本逐鹿的背后逻辑
保险科技深受资本青睐,主要缘于科技赋能保险进入快速发展期,特别是在此次
疫情之后,互联网保险市场迸发出的巨大增长潜力,加速了资本对行业的布局。
从需求端看,消费者的保险意识日渐增强,我国保险行业正在进入以消费为主导
的时代,消费者保险需求日渐多样化,这就要求险企在同质化的产品中寻求突破。基
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发展起来的保险科技,可以更大限度满
足日渐扩大的消费体量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从供给端看,为了实现保险行业向高质
量增长迈进,走出创新和融合的发展之路,传统保险公司纷纷加速数字化转型及保险
科技的应用,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改善用户保险体验。
具体而言,技术革新正在重塑保险的各个环节,影响最大的是营销、理赔、产品
设计、核保、客户服务环节。如在营销方面,保险科技在过去几年的最直接作用是丰
富了对保险客户的触达路径、增强了销售渠道的能效,直接促进了保险销售。在理赔
方面,保险科技可以帮助保险业务降低费用、控制理赔成本的发生以及提高理赔服务
的效率。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成为推动保险科技赋能的“加速器”。麦肯锡咨询
公司报告显示,疫情大大加速了客户行为的线上化迁徙。线上服务能力已成为衡量保
险公司能否及时应对挑战的“试金石”。
事实上,我国监管层也在不断鼓励和规范互联网保险渠道的发展。今年5月,银
保监会财险部向各财险公司发布《关于推进财产保险业务线上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至2022年,包括车险、农险、意外险、短期健康险等保险业务的线上化率要
达到80%以上,并鼓励有条件的保险公司探索保险服务全流程线上化。近日有消息
显示,业内酝酿多时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经过多轮征求意
见,正在加快“问世”,对互联网保险业务将起到既促发展又防风险的作用。
从保险科技经营者的积极参与,到监管层的激励和规范,多重因素推动下,资本
青睐保险科技赛道的逻辑变得清晰。而随着更多资本不断涌入,保险科技未来发展空
间无疑会越来越大。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