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之设,起于泰西,不等船货房屋等项,均可按价立限具保,早有成规,在
物主所处不及一分之责,即能化险为夷。”
这是《申报》于光绪元年十月七日起连续半月刊载的《保险招商局公启》。这段
材料一针见血点出了保险的重要作用,即“物主所出不及一分之责,即能化险为夷”
。寓意通过保险可以花很小的代价,将损失降到最低。
彼时的中国,洋商保险公司长期垄断保险市场,迫切需要国人拥有自己的保险公
司。
其实,自轮船招商局(现在的招商局集团前身)于1872年创办之日起,就明
白保险的重要性,并且将其写入了本局条规
“拟由本局自行保险,佚银两积有成数,再行设立公司,广为保险”。
1875年
北洋大臣李鸿章命轮船招商局试图筹办“保险招商局”,于是有了本文开头的那
则公启。
保险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规模较大、作用突出的民族保险企业,开辟中国民族保
险事业的先河。
1876年
轮船招商局设立了仁和保险公司。
1878年
设立了济和船栈保险局。使得轮船招商局在保险业方面的话语权大增。
往事,总被雨打风吹去。
望中犹记,烽火民族保险路。
1988年5月27日,由招商局创办的平安保险公司在蛇口正式开业。这是我
国第一家由企业参与创办的商业保险机构。它打破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统天下的局
面,将竞争机制引入保险业,成为保险机制改革的一次突破性尝试。
2020年7月,原人保集团董事长缪建民,南下香港赴任招商局集团任董事长
,接替已逾60岁退休年龄的李建红。
招商局,特别是旗下的保险板块再度引起业内关注。
如今的招商局集团,已经连续16年获评A级央企。旗下保险板块涵盖财险、人
身险、保险资管、保险经纪等多个业务牌照。业务范围也覆盖中国大陆、中国港澳,
东南亚等地。
《今日保》梳理发现,招商局旗下的财险公司为1988年在香港成立的招商局
保险有限公司,主营财产险、意外险、货物运输险、责任保险等。
人身险公司有招商仁和人寿、合资公司招商信诺保险。
保险经纪公司为招商海达保险经纪集团。这是1988年招商局集团全资收购的
一家英国保险经纪集团。当年也是开创了中资公司收购外国保险经纪人的先河。
保险老将统领招商局集团,从平安到招商仁和,招商系保险能否重振民族保险大
业,再现昔日辉煌,拭目以待。
1
过往:中国平安,此情可待成追忆
1986年春,深圳蛇口。
“我们重操旧业好不好?”一个年轻人对一位长者这么说。
长者痛快地说了句“好啊。”
彼时,距离招商局创办保险招商局刚好111年。
这位年轻人就是现在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那一年他31岁,还是招商局蛇口
工业区社会保险公司副总经理。长者,则是年近古稀的招商局第29代“掌门人”袁
庚。
1987年12月6日,袁庚向中国人民银行递交了《关于合资成立“平安保险
公司”的请示报告》。
1988年5月27日,新中国第一家由企业创办的商业保险机构——平安保险
在蛇口开业。由招商局持有51%的股权,工商银行有49%的股权。
这是继1876年招商局第一代掌门、北洋大臣李鸿章创办中国近代首家民族保
险企业“仁和保险”后,招商局与中国保险业的第二次结缘——创办平安保险。
此后的中国平安创造了国内诸多“第一”——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首家
引入寿险代理人机制的保险公司、首家实现综合经营的保险集团、首家外资参股的保
险公司……更是从蛇口一隅走向全球,沪港两地上市,成为集保险、科技为一体的全
牌照综合金融集团,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中国保险业发展和金融创新进程。
1997年
平安实行股份制改造,中远集团、深圳市财政局、工商银行、招商局和新豪时为
五大发起人。其中,工行与招商局分别持有约15%股权。
然而,招商局与平安的缘分仅仅维持了15年。
2002年
在中国平安A股上市前,招商局将手中持有的股权14%悉数出让,作价17亿
元人民币。
当年招商局出了多少钱?1988年平安成立的时候,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
民币+3000万港元,招商局持股49%,加上后继的注资,回报约十倍。
平安上市的关键时刻,招商局为什么选择退出?
招商局集团对外宣称是,此举为了更专注经营核心业务。时任招商局集团董事长
秦晓更是表示,于平安保险的投资已得到超过10倍的回报。
而媒体报道的招商局集团的有关人士称,其所持有的平安股权随着汇丰集团等外
资股东的加入,正在逐渐稀释,再加上平安选择其他战略合作伙伴的进入,招商局的
地位及话语权趋弱。
事实上,那时的招商局也被传出有意整合旗下金融产业,致力于打造出一个涵盖
银行、财险、寿险、证券和基金的金融集团,平安亦是其眼中中国增长最快且资产质
量最好的保险公司。
时至2020,中国平安的A股总市值已达1.5万亿级别,当年14%股份价
值2000亿元;且平安总资产、净利润已经与招商局相当。
2019年总资产8.2万亿,净利润超1600亿,营收过万亿,且还在高速
成长。
同年,招商局总资产9.1万亿元,净利润1266亿,营收7144亿元。
时也,命也。未来的岁月中,平安有极大概率登顶世界最大金融企业市值之位。
招商局与平安的缘分虽已止步,但是却从来没有放弃在保险板块的经营,此后招
商信诺人寿、招商仁和人寿相继成立,更是说明了这一点。
招商局的保险系,进入了一个新篇章。
2
时下:招商仁和人寿,打铁还需自身硬
招商局仁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可谓含着金汤匙出生。原由招商局董事长李
建红亲自兼任董事长。随着李建红的退休,有着丰富保险行业从业经历的缪建民是否
将继任招商仁和人寿董事长一位?
对于2017年3月开业的招商仁和人寿来说,复牌或许比开门更合适。
这家公司,由深圳市招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现持股33.33%,以下简称深
圳招融)联合中国移动、中国航信等8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
而天眼查数据显示,招商局轮船有限公司持有深圳招融100%股权,而招商局
轮船是招商局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在招商仁和的成立大会上,李建红曾表示,此次复牌,将中国民族保险业的历史
往前推进了近60年,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同时,发起股东包括央企、地方国企、优
秀民企,是深化国企改革,探索混合所有制的具体实践。
注册资本50亿元,可见招商局集团对之的重视程度,这一注册资本罕见于新兴
公司。
雄厚的股东实力,还见于业务发展中。《今日保》统计发展,2017-201
9年招商仁和人寿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3.71亿元、27.55亿元、104.8
4亿元。其中,分红险、意外险、传统险增长可谓迅猛,以2019年为例,分别同
比增长951.75%、457.14%、117.86%。
渠道方面,则是“大树底下好乘凉。”,银保开道。
2019年报显示,招商仁和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排名前四位的保险产品中,主
要销售渠道涉及银行代理渠道。其中,招商仁和招禧两全保险(分红型)和招商仁和
招惠两全保险(分红型)为单一的银行代理渠道进行销售,合计原保险保费收入61
.87亿元,占招商仁和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59%。
与此同时,2019年招商仁和人寿关联交易中,涉及保险业务和保险代理业务
累计金额43.06亿元,其中与招商银行及其关联方累计关联交易金额42.29
亿元,银保业务代理手续费支出合计137.25万元。
银保渠道是优势,过度依赖则是弊端。其实成立以来,招商仁和人寿业务也是不
断试水,多条线布局。
2019年招商仁和人寿斥资4938万元收购海达保险经纪的90%的股权。
对此,招商仁和人寿表示:
“将其作为公司创新业务运营主体,协助布局全国范围的互联网和财、寿一体化
的销售市场;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同业异业资源整合,打造更加全面深入的合作生态
系统;同时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使保险产品场景化、碎片化、标准化,增加产品黏性
,满足客户更高需求,提升销售规模”。
与此同时,招商仁和人寿宣称开启“新零售”模式,借助中国移动、国药控股的
资源优势,结合合作方的线下门店联合销售,丰富线下代理渠道业务。
“保险+医养”战略也是招商仁和人寿当前布局的重点之一。2019年招商仁
和人寿完成对招商局仁和养老投资有限公司的投资,出资4998万元,持股达51
%,布局目的在于发展持续照料型养老社区,创新养老保险产品服务。
或许是成立时间尚短,上述业务均不见太多起色,成立三年合计亏损约10亿元
。业务增长最猛的2019年,亏损-5.07亿元。
保险收入增长的背后,对资本的消耗也是显而易见。2020年招商仁和人寿增
资15.99亿元,注册资本至65.99亿元。伴随这一增资,曾并列第一大股东
的中国移动退居第二大股东,招商投资控股股权由20%上升至33.3%。
2020年,对于招商仁和人寿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
招商仁和人寿公开表示,2020年是其未来三年实现价值成长的开局之年,并
制定了“扭亏为盈”战略规划,持续推动“价值引领、创新驱动、科技赋能、风控保
障”策略等。
今年4月,银保监会批准招商仁和人寿增资方案,注册资本从50亿元增长至6
5.99亿元。8月,招商仁和人寿又将迎来新的董事长。
不管是“富二代”,还是“官二代”,面对市场竞争,打铁还需自身硬。
3
共振:招商信诺人寿,任重而道远
招商系旗下有一家中外合资公司招商信诺人寿。招商信诺成立于2003年,是
中国加入WTO后,第一家获准成立的中外合资寿险公司。目前由信诺北美人寿保险
和招商银行,各持股50%。
自成立以来,招商信诺都算得上是合资寿险公司中的优等生。2016年,招商
信诺晋升保险业百亿元俱乐部一员,2019年保费收入180亿元,净利润13.
79亿,总资产588亿元。
招商信诺还是国内第一家宣布,不采用代理人队伍的“另类”保险公司,以电销
走出独特商业模式,较早实现了盈利。当然,股东招商银行在银保渠道助力不菲,尤
其是信用卡中心功不可没。
借助外资股东助力,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是国内最早做高端医疗保险的公司之一,
截至目前已经布局了强大的医疗系统。
公开数据显示,招商信诺人寿目前在国内已与800多家公立及私立医疗机构建
立起直付医疗服务合作关系,包括主要城市、主要医院的特需门诊和国际诊疗部。在
海外,依托股东信诺集团,招商信诺人寿共享其全球医疗网络,高端医疗险客户可以
尊享超过150万家的医疗机构网络。这保障了招商信诺人寿的高端医疗客户可以在
全球范围内寻求最合适的医疗解决方案。
早在2017年,招商信诺人寿依托当时的健康险事业部,成立了全资的健康管
理子公司。该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从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到就医协助、慢病管理等集
预防、治疗协助、康复辅助于一体的整体医疗服务解决方案。
招商信诺人寿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赖军更是在去年公开表示,未来健康险繁荣的
背后一定是健康管理,而健康管理背后一定是大健康生态的建设,所以招商信诺要抓
住塑造和参与生态的机会。
其实,自成立以来,招商信诺和大多数外资主导的寿险公司一样,走的是中高端
的路线,追求价值发展,经营情况颇佳,但规模有限。
更值得一提的是,招商信诺资管公司获批筹建,有望成第四家外资保险资管。该
公司成立将成功为招商系保险增添一块保险资管牌照。
而外资股东美国信诺在海外资管市场经历过多轮经济周期,拥有长期积累的经验
,具备国内大部分资管机构比较欠缺的全球资产配置能力。这更是为招商信诺资管带
来无限遐想空间。
后记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随着55岁的金融帅才、保险老将缪建民执掌招商局集团,招商系保险有望风云
再起。
头顶第一大央企、千亿净利、9万亿+资产的招商局集团大盘子向下,银行、证
券、保险、直投、多种金融板块颇为齐全,全牌照、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是招商局集团的利器之一。
分版块一观,每个板块都是群星璀璨。
银行板块,招商局发起、并作为最大股东的招商银行,是中国领先的股份制商业
银行,零售业务较早确立了行业领先地位,在资本回报、资产质量、资本市场估值等
指标均居国内上市银行前列;证券基金板块,招商证券是中国领先的上市证券公司之
一,博时基金亦是目前中国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管理资金规模过万亿
……
几相比较观之,保险板块略显弱势。招商仁和尚幼小,仍然嗷嗷待哺;招商信诺
押注的高端医疗竞争,及外资身份规模终有限;至于财险板块致力于香港市场,而保
险资管则尚未营业……
加之博大的金融版图中,《今日保》还发现一位久违的保险帅才——1965年
出生的吴宗敏现为招商海达保险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做过多年“老三家”之一太保
集团副总裁、产险董事长兼总裁,也曾任招商局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这种级别的保险人才对于招商系保险板块或许也是一重助力。
再看HK的独特总部地位、大湾区的徐徐而来,无论是从自身版图补缺还是区域
站位,皆给了招商系保险再度成长的时代机遇,或许也是之再次扛起民族保险大旗的
时候。
凡是未来,皆有可期。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