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份,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最新一期“成绩单”出炉。在近期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介绍了今年以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新数据:截至9月末,小微企业融资新增3万亿元,同比多增1.2万亿元;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128万户,同比增长21.8%。另据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数据测算,今年前10个月,金融系统通过降低利率、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工具、减少收费、支持企业进行重组和债转股等渠道,已向实体经济让利约1.25万亿元。今年以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金融的普惠性也在不断提升。在“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疫情并没有阻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相反,在金融业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朝着“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的目标大步迈进。2020年已经接近尾声,回望过去5年,我国经济供给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宏观调控成绩有目共睹。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性有增无减,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金融时报)
[5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