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银行 > 正文

未来3年要搭建千亿IDC生态圈 平安银行如何助力新业态乘风破浪?

08/19
2020
来源
界面新闻
分享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当很多传统产业陷入困境,数字经济下的新模 式、新业态却乘风破浪,逆势爆发。新基建东风劲吹,各地相继掀起了数据中心(I DC)建设热潮,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纷纷加码投资,“数字中国”正在崛 起。 界面新闻记者从平安银行近期举办的“2020中国平安IDC行业高峰论坛” 上获悉,未来三年,该行计划在IDC、云计算领域安排超1000亿元级别的投融 资,与产业客户共建IDC生态圈。 作为金融科技巨头,正在践行数字化转型的中国平安将如何发挥综合金融优势, 与产业客户共建“千亿生态圈”?作为集团对公业务的发动机,平安银行在这场金融 与科技的联姻中将扮演何种角色,助力IDC产业实现快速腾飞? 日前,在接受包括界面新闻在内媒体专访时,平安银行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金融 事业部总裁诸兴浩表示,高速增长的IDC行业与平安是相互契合的,为了服务ID C行业,平安着力打造出“险资投资”、“银团贷款”、“综合服务”三张名片。未 来,平安将以“商行+投行+投资”的模式,全方位解决IDC产业参与各方的痛点 ,为IDC企业、云厂商的发展提供弹药支持。 据悉,平安银行着力打造“行业银行、交易银行、综合金融”三大对公业务支柱 。今年4月,平安银行升级架构,在公司业务板块中重新定位了7大行业事业部,“ 对公做精”再上新台阶。 诸兴浩表示,他负责的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金融事业部便是其中之一,该事业部 的理念是改变银行传统盈利模式,更注重资本市场及投行业务,实现行业银行模式升 级:致力成为行业产融中枢,构建电子智造生态联盟。 IDC行业的三大痛点 2020年最火的风口无疑是新基建。在多项政策支持下,各地纷纷加快了5G 、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再加上疫情期间线上办公、远程教育等需求的 激增,助推了数据中心的建设热度。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表示,数字中心之于数字时代,就 像发电厂之于电力时代,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必要“赛道”,是所有数字技术和数字业 务得以运转的数字引擎。 正是基于多年来对行业的观察以及自身科技战略转型的实践,中国平安认同ID C产业发展逻辑,并十分看好IDC在“新基建”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及发展前景。 “作为资金密集型的重资产行业,IDC产业链虽然投融资需求旺盛,但大多数 企业都存在三’缺’问题:缺战略性股权资金,缺低成本债权资金,缺一线城市土地 /能耗指标。”诸兴浩直指IDC行业存在的三大痛点。 “现在商业银行想明白了,这不是制造业,而是服务业,IDC业务更像一种合 约关系,信用来自于合约里的现金流,第一还款源非常清晰。”他表示。 诸兴浩指出,从过去5年的数据看,IDC企业资产负债率随着项目拓展不断提 升,行业里仍以债务融资为主;同时IDC有息负债稳中有降,但与人民银行贷款基 准利率相比仍处于高位,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同时,在北京、上海、深圳相继出台控 制IDC建设的相关政策的背景下,土地/能耗指标日渐稀缺化,在能耗及用地限制 下,一线城市等热点地区供给严重不足。 他表示,反观行业现有金融服务,过去仍然以银行项目贷款及融资租赁为主,股 权投资参与度较低。在土地资源、优质标的等方面也还有很多缺失,亟需银行、证券 、投资机构、信托、租赁等金融机构通力合作补齐短板,为IDC企业“股+债”一 体化综合金融方案。 综合金融的三张名片 综合金融是平安公认的“杀手锏”之一。 “过去几年,我们一直积极参与IDC生态圈建设,并且为了服务IDC行业, 着力打造出了三张名片。”诸兴浩介绍称,平安参与IDC领域的主体众多,且打法 策略灵活。 第一张名片是“险资投资”。“针对数据中心为重资产属性,资本支出制约企业 快速扩张的痛点,我们可以提供战略性股权投资。”在诸兴浩看来,平安集团保险资 金投资组合规模超3万亿元,保险资金收益稳定性要求与IDC资产类商业地产的稳 定回报相匹配,作为土地、物业、设备等重资产的承接及持有方,成为“物业管家” ,让IDC企业专注运营。 第二张名片是“银团贷款”。诸兴浩表示,在快速扩张期间,IDC厂商大额举 债发行,导致利息支出压力大幅提升,平安银行可以作为牵头行组建银团,为IDC 企业的新建资产或存量置换资产,提供更低成本的债权资金。 第三张名片是“综合服务”。他表示,和很多同业相比,平安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可以为IDC企业提供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前端有平安不动产 、华夏幸福支持土地购置和开发,中端平安产寿险、银行、证券、租赁、海外控股等 公司可以提供股、债资金服务,后端平安科技、平安智慧城还能支持运营服务采购。 诸兴浩以某知名IDC运营商与平安跨越十几年的合作举例。从2002年开始 ,这家IDC企业就为平安银行提供为期10年的数据灾备外包服务,平安人寿又认 购该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1.5亿美元,2018年该公司为平安科技位于北京的 400个机柜提供运营服务,2019年平安海控以可转换优先股的形式对其进行1 .5亿美元股权投资,今年双方还在推进存量项目贷款置换、总对总产业基金合作。 “未来三年,我们还计划在IDC、云计算领域安排超1000亿级别的投融资 。”诸兴浩表示,平安将以“商行+投行+投资”的模式,全方位解决IDC产业参 与各方的痛点,为IDC企业、云厂商的发展提供弹药支持。 行业银行模式升级 在经过3年的零售转型后,平安银行在去年重启对公转型,着力打造“行业银行 、交易银行、综合金融”三大对公业务支柱。 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表示,平安银行由过去综合金融参与者变成综合金融主战 场,成为集团个人金融服务后勤部和团体金融服务发动机,银行与集团的协同将从物 理反应升级到化学反应甚至核反应。 据了解,今年4月,“对公作精”的平安银行进一步将行业事业部定位作为战略 客户服务的先锋队;7大行业事业部分别为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金融事业部、政府金 融事业部、地产金融事业部、能源金融事业部、汽车生态事业部、交通物流金融事业 部、医疗健康文化旅游金融事业部。 投行出身的诸兴浩担任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金融事业部总裁一职。他介绍,行业 银行是平安银行对公新三年战略的重中之重,这样的整合和架构调整与集团从“以产 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是契合的。平安银行希望聚焦重点行业,以投行+ 商行+投资的打法,把战略客户以及上下游客户形成1+N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诸兴浩表示,目前,中国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正快速崛起和赶超,国家自上 而下大力支持,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平安银行顺应国家战略,着力深 耕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行业。事业部的理念是改变银行传统盈利模式,更加注重资本 市场及投行业务,实现行业银行模式升级:致力成为行业产融中枢,构建电子智造生 态联盟。 “通过事业部行研和审批的专业化深度研究,我们精选10个鼓励行业,作为主 攻赛道。比如受益于宏观政策支持的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 电力设备等产业,受益于技术进步的通信系统设备、电信广电、通信终端设备、ID C的产业,受益于行业格局向好的手机模组、显示面板行业”,他表示,这些都是该 事业部看好,并将聚焦产业链发展深入开发战略客户,拓展更多业务机会,希望与产 业客户共建更多个“千亿生态圈”。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42097","PageTitle":"未来3年要搭建千亿IDC生态圈 平安银行如何助力新业态乘风破浪?-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42097},"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