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国务院国资委主办,中国社会责任百人论坛、国投集团承办的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集中发布会(2020)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97家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国企代表、主流媒体等各方嘉宾共300余人出席了本次论坛。
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披露社会环境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反映企业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重要工具。2020年,在国务院国资委的大力推动下,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基本实现“全覆盖”,并呈现以下十大特征:
一、90家中央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数量及比例同比增长
截至9月15日,课题组共收到90家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数量及比例实现同比增长。
二、超八成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次数达7次以上,连续性较好
从报告发布次数来看,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连续性强。发布6次及以下的中央企业有25家,占比27.8%;发布7到9次的有22家,占比24.4%;发布次数在10到12次的共28家,数量最多,占比31.1%;有15家企业报告发布超过13次。中国海油、国家电网、中铝集团3家企业已连续15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三、超五成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第三季度发布,时效性受到疫情影响
从报告发布的时间周期来看,中央企业报告发布时效性有待提升。90份报告中,仅30份报告发布时间在今年上半年,占比33.3%。其中,第一季度发布的报告数量为8份,较上年度增加6份。有22份在第二季度发布。第三季度发布的数量最多,为60份,占比66.7%。
四、中国社科院报告指南、全球报告倡议组织报告指南、国资委指导意见为中央企业参考最多的报告编制标准
今年已发布的90份报告中,有78份报告明确披露了报告编写参考标准。其中,中国社科院《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CASS-CSR4.0)》(72份报告参考)、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68份报告参考)、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关于国有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66份报告参考),成为中央企业参考最多的编写标准。
五、39份中央企业报告进行第三方评价,其中33份报告申请评级
第三方的专业评价有益于提升社会责任报告质量。已发布的90份央企报告中,39份报告内附有第三方评价,占比43.3%,有33份报告申请参与并完成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专家委员会”报告评级,获得评级专家委员会出具的专业评级报告,既提升了报告的规范性,又增强了报告的公信力。
六、超七成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海外履责实践,报告国际化程度提升
今年,68家中央企业在报告中以责任专题或独立章节的形式系统披露海外履责实践,占比75.6%,报告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
七、36份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实质性表现卓越,关键议题披露充分
今年,中央企业在核心议题披露方面整体表现优秀。已发布的90份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实质性平均得分82.7分。
八、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完整性表现优秀,核心指标披露率仍需提升
完整性是指社会责任报告所涉及的内容较全面地反映企业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重大影响,利益相关方可以根据社会责任报告知晓企业在报告期间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制度、措施以及绩效。90份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完整性平均得分为73.2分,整体表现优秀。
九、近五成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读性表现卓越,悦读感较强
报告是利益相关方了解中央企业履责担当的重要载体,需具备易于获取、通俗易懂的特点。90份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读性平均得分为87.4分,整体表现领先。
十、超三成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创新性表现卓越,内容形式新颖
社会责任报告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报告管理、报告内容以及形式的创新,创新不是目的,通过创新提高报告质量是根本。90份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创新性平均得分为84.6分,表现卓越。
[33]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