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批参与相互宝的成员之一,对于分摊费的上涨,两分钟金融多少还是有些
意见,此前在文章中也有提及。
10月21日,相互宝公示了10月份第2期的互助名单,虽然已预期到分摊费
还会上涨,不过有点“意外”的是,这次的涨幅有点大(相较第1期涨15%左右)
。
让两分钟金融有些担忧的是,最新数据显示又有20万人选择了退出,这或许意
味着:11月份的分摊费可能还会涨?
又有20万人退出了相互宝
相互宝其实就是一个互助计划!这个就不用多说了。按照最新公示,10月份第
2期参与分摊的人数是10539.28万人,比第1期的10469.08人增加
了70万人左右。
这个数据似乎跟两分钟金融提到的“又有20万人退出相互宝”有些矛盾!但如
果仔细分析数据的话,就可以知道原因了。
相互宝最早的时候只有一个大病互助计划,后来又增加了老年防癌、慢性病人群
防癌等计划。
其中绝大多数人参加的是大病互助计划,而平时所说的“相互宝”,其实也主要
是大病互助计划。
也就是说,总分摊人数之所以增加70万人,主要是其他互助计划的人群多了;
至于大病互助计划,最新数据则显示:又有20万人退出。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10月份第2期的分摊费(4.86元)为什么会比第1
期(4.23元)大幅增加:一方面,第2期需要救助的人比第1期增加了350多
人;另一方面,分摊的人数则少了20万人(最新参与大病互助计划的人还剩100
28.78万人)。
网友:我为什么会退出?
事实上,从互助的角度看,相互宝的出发点无可厚非,但是为什么会被越来越多
的人吐糟甚至退出呢?两分钟金融总结了下一些网友的观点,发现大致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自然是分摊费越来越贵!很多人最初加入相互宝,可能是被“单个案例分
摊最高分摊不超过1分钱”吸引,而按照最新的分摊费折算,相当于1年的分摊费要
超过100元,恐怕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用网友的话说“落差蛮大”。
第二,相互宝的运作有些不透明。一方面,它不属于保险产品,不受银保监会监
管;另一方面,理论上分摊费越多,相互宝收取的管理费也就越多,存在明显的利害
关系。有网友就表示,“一个月几块钱给得起,但关键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帮了别人”
。
第三则是相互宝的“未来”。上面也说了,它不是保险产品,后续可能涉及到一
些合规的问题(在蚂蚁集团招股说明书也提到了这点)。就像网友说的“今年有,谁
能保证明年、后年还有呢”。而若后续产品终止,已分摊的是不是相当于打水漂了?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