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3日,以“预见.蓄能”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保险文化
与品牌创新论坛暨第三届中国保险康养产业创新论坛”在云南丽江隆重举行。中国保
险文化与品牌创新论坛主席、保险文化杂志社社长、中国保险康养产业联盟副会长张
迎宾出席并致辞。
张迎宾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
个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保险业也
受到很大冲击和挑战,一些业已存在的问题开始集中暴露。面对新形势,保险业要转
型突围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与时俱进、锐意创新。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风和鸟语合,日丽江烟分。”今天,保险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齐聚风景
如画的丽江,出席一年一度的“中国保险文化与品牌创新论坛暨中国保险康业产业创
新论坛”,共商新时代保险发展大计。我谨代表主办方,向莅临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
、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长期以来对论坛举办给予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
,致以衷心的感谢!
这是“中国保险文化与品牌创新论坛”时隔8年后又一次来到古城丽江。今年的
论坛以“预见·蓄能”作为核心主题,延伸对“保险康养融合”具体模式的探讨。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
演进,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保险业也受到很大冲击
和挑战,一些业已存在的问题开始集中暴露。面对新形势,保险业要转型突围和实现
高质量发展,必须与时俱进、锐意创新。
一是创新管理模式,避免陷入“内卷化”陷阱。“内卷化”一词源于美国人类学
家吉尔茨(Clifford Geertz),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
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陷
入“内卷化”的组织,只能被动地低水平自我重复,无法实现高质量跨跃式增长。
近年来,我们保险行业在某些方面也出现“内卷化”现象,譬如车险的价格竞争
,银保销售瓶颈,个险队伍的大进大出,让人又恨又爱的“开门红”等。
当前,保险业正经历一个最大的范式变化,就是投保人年轻化。80、90后正
在成为保险消费主力军,他们受教育水平高,对代理人也有很高的要求,这批高学历
人群还冲破了寿险复杂度构筑的防线,通过互联网买保险。
这些变化,要求险企管理革新,重塑发展模式;要求险企加大对年轻客群产品与
服务的研发。
产品打造上,要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让有价值的好产品成为销售队伍手中的
“利剑”和战场上拼杀的底气。
队伍建设上,要注重单兵赋能,通过专业化升级提高个体效能,通过整合形成作
战单元,以点、线效率的提升推动组织效率和系统效率的增长。
二是重新构建客户服务模式。今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引发了保险行业线上线下的
快速融合,并已形成目前销售队伍的主要销售模式。
与此同时,疫情也改变了许多保险客户的期望。之前,客户已经习惯于采用数字
化的互动和线上通信方式,习惯于与银行和零售商进行远程交易。如今,客户也希望
保险公司能够提供相似的服务,期望以数字化的方式与保险公司进行业务往来。
这种转变带来的影响将是持久而深远的。因此,保险公司应重新考虑服务模式,
采用合适的短期和中长期策略,构建新型客户服务模式,以适应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
三是创新营销体制。今年4月,银保监会就《保险代理人监管规定(征求意见稿
)》再次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规定》首次提出了“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的
概念,明确表示监管理机构将对个人保险代理人实施分类管理,从顶层设计重新定义
保险代理人的含义,改变现行主流的金字塔式营销团队模式,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高
额组织利益,对行业是一种深刻的变革。
未来,保险行业要探索出更加适合新时代、更加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和营销、管
理体制,才能在日益复杂的宏观环境和不断加剧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朋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