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代码 |
519078 |
基金全称 |
汇添富增强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 |
基金托管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业绩比较基准 |
中债总指数 |
投资风格 |
收益型 |
投资目标 |
在严格控制投资风险的基础上,主要投资于债券等固定收益类品种和其他低风险品种,力求为基金份额持有人谋求持续稳定的投资收益。 |
投资范围 |
本基金投资于具有良好流动性的固定收益类品种,包括国债、金融债、公司债、企业债、次级债、可转换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短期融资券、债券回购、央行票据、同业存款等,以及参与新股申购等权益类品种和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允许基金投资的其它金融工具。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以后允许基金投资的其他品种,基金管理人在履行适当程序后,可以将其纳入投资范围。 |
投资理念 |
以自上而下的研究为基础,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寻找优良品质的固定收益类产品等低风险产品形成投资组合,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 |
首次募资金额 |
504,998.18万元 |
代销申(认)购最低额 |
100元 |
直销申(认)购最低额 |
100元 |
定期定额最低申购额 |
10元 |
管理费用 |
0.60% |
托管费用 |
0.20% |
销售服务费 |
-- |
分配原则 |
1、本系列基金旗下各基金的收益分配由各基金分别、独立进行。由于汇添富增强收益债券基金A类基金份额不收取销售服务费,而C类基金份额收取销售服务费,各基金份额类别对应的可分配收益将有所不同,汇添富增强收益债券基金同一类别内的每一基金份额享有同等分配权;
2、在符合有关基金分红条件的前提下,本基金每年收益分配次数最多为12次,A类基金全年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年度可供分配收益的25%,C类基金每次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可供分配收益的25%,若《基金合同》生效不满3个月可不进行收益分配;
3、本基金收益分配方式分两种:现金分红与红利再投资,基金份额持有人可对A类、C类基金份额分别选择不同的分红方式,选择采取红利再投资形式的,同一类别基金份额的分红资金将按红利发放日该类别的基金份额净值转成相应的同一类别的基金份额;若投资者不选择,本基金默认的收益分配方式是现金分红;
4、基金投资当期出现净亏损,则不进行收益分配;
5、基金当年收益应先弥补上一年度亏损后,才可进行当年收益分配;
6、基金收益分配后基金份额净值不能低于面值;
7、法律法规或监管机关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投资策略 |
1、类属配置
类属资产配置由本基金管理人根据宏观经济分析、债券基准收益率研究、不同类别债券利差水平研究,判断不同类别债券类属的相对投资价值,并确定不同债券类属在组合资产中的配置比例。
2、组合构建
(1)货币市场工具
货币市场工具是指到期期限在1年以内(包括1年)的短期固定收益工具,主要包括回购、到期期限在1年以内的短期国债和金融债、央行票价、短期融资券等等。货币市场工具的功能是进行基金的流动性管理,同时,当中长期债券收益率面临上升风险的情况下,货币市场工具可以起到较好的避险作用。
本基金对货币市场工具的投资策略是:在确定基金总体流动性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类型货币市场工具的流动性和货币市场预期收益水平、信用水平来确定货币市场工具组合资产配置,并定期对货币市场工具组合平均剩余期限以及投资品种比例进行适当调整。
(2)债券投资(不含可转债)组合构建
中国债券市场的波动主要受宏观经济运行趋势、通胀压力、资金供求等因素影响,而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运行趋势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以上因素共同构成债券市收益率的驱动机制。据此,本基金建立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方面的研究流程,自上而下的研究包含宏观基本面分析、资金技术面分析,自下而上的研究包含信用分析、个券分析、创新金融工具和交易策略分析,由此形成宏观和微观层面相配套的研究决策体系,最后形成具体的投资策略。
(3)可转债投资
对于本基金中可转债的投资,本基金管理人主要采用可转债相对价值分析策略。
由于可转债兼具债性和股性,其投资风险和收益介于股票和债券之间,可转债相对价值分析策略通过分析不同市场环境下其股性和债性的相对价值,把握可转债的价值走向,选择相应券种,从而获取较高投资收益。
其次,在进行可转债筛选时,本基金还对可转债自身的基本面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这些基本面要素包括股性特征、债性特征、摊薄率、流动性等。本基金还会充分借鉴基金管理人股票分析团队的研究成果,对可转债的基础股票的基本面进行分析,形成对基础股票的价值评估。将可转债自身的基本面评分和其基础股票的基本面评分结合在一起,最终确定投资的品种。
(4)新股申购
本基金将研究首次发行股票及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基本面因素,根据股票市场整体定价水平,估计新股上市交易的合理价格,同时参考一级市场资金供求关系,最终制定相应的新股申购策略。本基金通过参与新股认购所获得的股票,将根据其上市后的二级市场价格相对于其合理内在价值的高低,确定继续持有或者卖出,但最长持有期限不超过半年。 |
决策依据 |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基金合同的有关规定;
(2)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及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影响;
(3)企业信用评级;
(4)国家货币政策及债券市场政策;
(5)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 |
决策程序 |
本基金具体的投资决策机制与流程为:
(1)固定收益分析师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央行货币投放、商业银行信贷扩张以及国际资本的流动等判断市场利率的走向提交策略报告并进行讨论。
(2)基金经理在策略报告的基础之上提出资产配置的建议。
(3) 投资决策委员会审议基金经理提交的资产配置建议,并确定资产配置比例的范围。
(4)固定收益分析师对债券品种的收益率、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行评估,并向基金经理推荐。
(5)基金经理在考虑资产配置的情况下,挑选合适的债券品种,灵活采取各种策略,构建投资组合。
(6)集中交易室执行交易指令。
(7)金融工程小组进行全程风险评估和绩效分析。 |
投资标准 |
本基金对债券等固定收益类品种的投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现金和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5%,本基金所指的现金不包括结算备付金、存出保证金、应收申购款等,股票(由新股申购所得,不在二级市场买入)等权益类品种的投资比例不超过基金资产的20%。 |
风险收益特征 |
本基金为债券型基金,其长期平均风险和预期收益率低于混合型基金,高于货币市场基金。 |
风险管理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