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匠家”“风吹过”“山里人家”……风格各异的名字昭示着各个民宿主人不同的意趣。在河南省襄城县紫云镇雷洞村,走进一栋栋民宿,只见屋内窗明几净、屋外野趣盎然,山竹、野花、小菜园、石桌石凳、木材砌墙,原汁原味再现当地山石之美,尽显别开洞天的山村意境。
雷洞村位于襄城县紫云山,全村属于浅山丘陵地域,耕地只有558亩,山地1.2万亩。以前,村民主要经济来源就是林果和大豆小麦。但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村民种植的好产品出不了山、卖不上好价钱。村民要么外出务工、要么上山采石头,才能勉强维持温饱。依山傍水的雷洞村景色虽美,却留不住人。“越过越穷,本村的人都不愿在这生活,不仅女孩外嫁,男孩也是‘外嫁’,这都是我们村的常态。”村民耿培昌回忆过往道。
襄城县脱贫攻坚开展以后,该县通过给雷洞村配强班子、外出学习经验、理清发展思路,利用地处紫云山和雷洞特色红石文化等资源优势,确立了走“特色农家乐+林果采摘+民宿旅游”的发展路子。首先大力发展大樱桃、仙桃、石榴等适宜采摘的林果种植,仅此一项,林果亩收入达到2500元,村民收入翻番;其后,发展农家乐34家,不断提高农家乐产业档次,每户农家乐年收入达10-15万元;2019年,大力发展民宿旅游,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打造16户精品民宿,吸引大批游客纷至沓来。
目前,雷洞村基本实现“家家无闲人,人人有钱赚”,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5万元,人均收入从2014年2000元增长为现在的1.2万元,从省级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雷洞村的变化是襄城县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缩影。襄城县牛山脉东段,域内有首山、紫云山、令武山、焦赞山等多座山头。近年来,襄城县坚持以“旅游全域化、全域景区化、景区生态化”为目标,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努力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
八百里伏牛山之首的首山,曾因红石制品而声名远播。但采石过后,山体千疮百孔。对此,襄城县实施了首山生态治理工程,以首山生态修复为抓手,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新修首山环山公路、修建观景台、广植绿植,同时通过举办西瓜采摘节、樱桃节、油菜花旅游文化节等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目前,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目前首山沿山旅游景观的打造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依托传统“红石房”村落群和自然景观,打造大型农家乐、欢乐谷游园、古法炼油坊等项目,带动首山周边的村民都吃上了生态饭。
襄城县委副书记、县长孙毅表示,下一步,襄城县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利用“旅游+”模式,按照“一村一品”“ 一村一景”“ 一村一韵”的发展思路,推进精品乡村旅游发展,形成文化体验、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05]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