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邮系保险公司正在挤占传统保险公司领地,中小保险公司首当其冲。
具体来看,国寿平安等头部寿险公司近年来大幅削减银保业务,集中火力做大做
强个险,和银邮系保险公司逐步泾渭分明,各自有安身立命的本事,受影响不大。
大量个险不行、网销渠道跟不上的中小保险公司,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正面和银
邮系保险公司在银保渠道短兵相接;二是在专业中介市场火拼较量,你方唱罢我登场
,中介业务老大一年换一家,就看你有多少费用投入,这也是近几年寿险中介尤其火
爆的重要原因。
中介渠道受制于各中介公司日趋高涨的佣金手续费,银保渠道得看银行脸色,没
有多少看家本领的中小公司成为寿险市场最为脆弱的一环。
中小公司的发展困局中,各银行亲儿子的银邮系公司的一举一动也是重要变量之
一。从2019年报数据来看,11家银邮系寿险公司全部实现盈利,保费和净利润
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市场份额也在稳定提升。
业绩尚可,但“慧保天下”认为,这些公司还没有展现出银邮系标签下应有的威
力。区别于个险和传统银保渠道,能否有借助互联网技术的新型销售模式的创新探索
?从卖保险产品为银行赚得中间收入,能否转型为综合金融的保险服务提供者,更好
服务银行客户?
这些才是银邮系公司大展拳脚的待解命题。不温不火的鸡肋感,还是厚积薄发不
容小觑,且来看看银邮系公司2019成色如何?
01
11家银邮系寿险公司全部盈利,市场份额提升至8.4%,8家公司跻身百亿
俱乐部
近年来,银邮系保险公司发展驶入快车道,保费规模、利润水平、市场份额等均
呈现跨越式发展。
从原保费收入来看,人身险公司原保费收入从2015年1.27万亿元增长至
2019年2.96万亿元,年均增长率18.43%;而11家银邮系寿险公司2
015年原保费收入1107.41亿元,到2019年增长至2476.04亿元
,年均增长率17.50%紧追行业。从同比增速来看,除2017年以外,其余4
年均增超越行业增速。
纵观2019年,人身险公司实现原保费收入2.96万亿元,同比增长12.
82%。其中,11家银邮系寿险公司合计实现原保费收入2476.04亿元,同
比增长29%,寿险市场份额占比8.36%,较2018年提升1.06个百分点
。
值得一提的是,中邮人寿、工银安盛、建信人寿、中信保诚、农银人寿、招商信
诺、交银康联及光大永明8家公司原保费规模一举超过百亿元。其中,中邮人寿、工
银安盛及建信人寿3家公司挤进原保费收入市场排名前20名。
聚焦外资人身险市场来看,工银安盛、中信保诚、招商信诺、交银康联、中荷人
寿、中银三星及汇丰人寿7家公司合计实现原保费收入1159.02亿元,占整个
外资寿险市场原保费收入的比例为41.32%。在外资保费收入排名前十的公司中
,银邮系公司工银安盛、中信保诚、招商信诺、交银康联及中荷人寿占据5个席位。
从净利润来看,2014年,人身保险业利润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达1125
亿元,到2019年增长至3118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8.51%;而11家银
邮系公司净利润合计27.15亿元,2019年增长至77.08亿元,年均增长
率达到23.22%,超过寿险业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
纵观2019年,人身险公司实现净利润3118亿元,同比增长62.54%
。其中,11家银邮系险企净利润合计77.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4.52%
,超出行业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11家银邮系寿险公司2019年均全部实现盈利。其中,净利润超
过10亿元的公司有中信保诚、中邮人寿及招商信诺3家。
从净利润同比增长来看,中邮人寿以246.41%同比增速居首,农银人寿1
38.35%增速次之,汇丰人寿以107.14%的同比增速位居第三位。
02
银保渠道占比高达90%、高收益分红型产品打开市场,银邮系寿险公司走出一
波独立行情
背靠大树,凭借银行资本、渠道和终端的“基因”优势,11家银储系寿险公司
以银行保险渠道为着力点,稳步扩大规模业务量,推进质量、能力和效率的提高。
整体来看,虽然银邮系寿险公司走出了一波有别于传统寿险公司的独立行情,但
是暂时并未开辟出脱离银行柜台的发展模式,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优质营销战
略模式。
(1)渠道端:不同于传统寿险巨头加码大个险,银储系公司销售渠道仍以银邮
代理为主。
近年来,国寿、平安等传统寿险巨头大幅削减银保业务,集中火力加速“大个险
”布局,而银邮系公司则依托银行网点的平台优势大力发展银行代理业务。
银行年报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年末,农业银行网点2.2万家,工商银行
营业网点1.58万个,建设银行服务网点数量达1.43万个,交通银行网点30
79个,招商银行1403个。
以中邮人寿、汇丰人寿为例,2015—2019年,公司保费收入前五大产品
销售渠道均为银行代理。2018—2019年,建信人寿保费收入前5名的产品9
0%以上的保费收入来自银行渠道,个人代理渠道虽然有所增长,但是在增速方面远
不及银行保险渠道。
(2)产品端:产品策略趋同,均大规模发行银保渠道售卖的高收益理财型保险
产品。
从银行角度来看,销售分红险的手续费率远高于投连险和万能险,加之分红险有
保底收益,风险较小,与银行理财产品较为接近等特点使得分红险更易推销,银行也
自然倾向于销售分红型产品。
2015—2019年,11家银邮系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前五大产品中,分红型
产品一直是业务增长的主力担当。以汇丰人寿为例,近5年保费收入前五大产品全部
为分红型。
分红型产品的热销也带来不小的退保压力。当前,无风险收益率持续下行,财富
管理类产品收益率也没有起色,主打收益牌的分红险优势丧失,并且保障方面的作用
又被弱化。于是,原本希望获得高收益而购买银保产品的消费者容易产生退保行为。
从11家银邮系寿险公司退保情况来看,2015—2019年,各家公司业务
规模发展驶入快车道,随之而来的退保金规模也呈不断上升之势,赔付支出也水涨船
高。
以中邮人寿为例,自2014年以来,公司每年的退保金额都超过百亿元。例如
,2017年中邮人寿退保金170亿元,2016年195亿元,2015年18
8亿元。
同样,高保费伴随资本高消耗。2015年,建信人寿的退保金达到130亿元
,占保险业务收入的6成以上。
(3)资本端:大手笔增资助力业务加速发展,近两年趋势更明显。
2018年以来,银邮系险企纷纷大手笔增资。
其中,中邮人寿自2018年2月获得50亿元增资后,注册资本金增至150
亿元。同年7月,中邮人寿再次酝酿增资65亿元,将注册资本金提升至215亿元
。自2012年以来,中邮人寿已经连续6次增资,官方口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
公司构建“大寿险”综合业务体系、打造全功能寿险公司的战略布局。
2018年7月,交银康联人寿增资30亿元,注册资本金提升至51亿元。
2018年12月,中荷人寿注册资本从23.5亿元变更为26.7亿元。
2019年7月,建信人寿确定增资规模60亿元,注册资本变更为71.2亿
元。
03
转型进行时:网销探路是亮点,网销业务排名前十的公司银邮系占4席;发力期
交做优做全产品线
在快速做大规模的同时,已经成为一股力量的银邮系寿险公司也在纷纷谋求转型
。2015—2019年财报数据显示,工银安盛、建信人寿、农银人寿等公司无一
不是控制银保渠道规模、发力网销或个险,减少银保趸交,加强期交业务,并逐步加
快产品业务结构转型。
从渠道看,削弱对母行依赖,严控银行代理规模,加速网销、个险等多元化渠道
探索。
银邮系公司在开展互联网业务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建信人寿以“银保+互联网”
方式,通过与建设银行的合作,进驻了建行悦生活、网银和手机银行三大渠道,并延
伸至银行网点的自助设备。
此外,工银安盛、农银人寿及中邮人寿等公司,分别在银行网点的自助终端、网
上银行、手机银行同步推出了保单查询、投保等服务,同时入驻银行网点、网银、移
动3个渠道客户端。
数据显示,2019年39家开展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的公司中,规模保费排名
前十的银邮系公司有中邮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建信人寿及农银人寿4家,其规模保
费分别为319.2亿元、295.2亿元、148.4亿元及69.9亿元。
从业务增速角度看,排名前十的公司有中荷人寿、招商信诺。
从产品看,减少银保趸交,发力期交;加大保障型业务占比。
整体来看,11家银邮系寿险公司趸交业务保费均大幅收窄,而期缴续期保费收
入占比持续提升。在部分公司保险业务收入中,趸交方式已经不再是绝对主流。
通过年报数据对比发现,趸交与期交业务占比变化最大的当属农银人寿。201
5年,公司趸交业务保费1051.10万元,在保险业务收入中占比72.84%
。2019年,趸交业务占比大幅缩减至6.10%,而期交业务续期保费占比则从
2015年的16.24%上升至2019年的60.06%。
早在2015年,汇丰人寿的趸交保费在保险业务收入中占比6.07%,到2
019年缩减至1.94%,较2015年下降4.13个百分点。
中邮人寿2018年趸交业务收入155.64亿元,业务占比26.99%。
2019年,其趸交业务收入占比下滑至17.34%,期交续期业务占比则从35
%提升至49%。
此外,交银康联、中荷人寿等公司期交保费收入也呈现出逐年上升之势,201
9年,期交业务收入占全年保险业务收入均超过5成。
另一方面,随着2016年银保监会从严规范中短存续期保险业务,作为短期理
财型保险产品的销售主场,银保渠道开始出现收缩,银邮系寿险公司也开始加大保障
型人寿保险业务。
以建信人寿为例,自2016年转型以来,不断丰富产品,以保险普惠为支撑,
通过低门槛、高保障的产品让保险回归保障,形成价值类产品体系。例如,在对私、
高端渠道大力优化业务结构,推出附加终身托管式医疗服务;在对公渠道针对白、金
领人群推出团体重疾等效益创新型业务;在健康险业务方面,主打“保障产品+健康
管理”的服务模式。
通过对2015—2019年各家公司保费收入前五大产品统计发现,除汇丰人
寿以外,虽然分红型险种依旧是业务增长的主力,但是保障型产品的业务正在持续加
大。
[32]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