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王阶分享了中医药抗疫的经验和启示。
王阶说,疫情暴发初期,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防控压力巨大。为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派出医疗队驰援武汉,进驻该院南院区。这里的患者均是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而且病情严重。在医疗队进驻之初,很多患者都对中医药的作用表示怀疑。
王阶举了一个例子。当时,有一位83岁的女性患者,体质弱、病情重、基础疾病多,而且吃不下、睡不着,接近崩溃。医疗队队员每天使用中医的方法,给她查舌苔、看脉相、问病情、辨证施药。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这名患者痊愈出院。王阶说,这并非个案。在金银潭医院南院区收治的158名患者中,痊愈出院的有140人,其中有88人采取的是纯中医治疗。
王阶表示,目前全世界仍没有针对新冠肺炎的特效药,但中国有中医药这个宝库。中医利用自身体系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因人、因时、因地“三因制宜”,给患者诊疗,并收到疗效,让患者感受到了中医的特点和传统医学的魅力。
“中国的抗疫历史源远流长。每次瘟疫过后,中华民族都挺过来了。”王阶表示,经此一“疫”,要深刻反思中医药的传承,按照中医发展规律传承中医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同时,要注重创新。抗疫中,中医诊疗、医生处方和熬药过程发生了新变化。配方颗粒的“智慧药方车”开进金银潭医院、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和方舱医院。患者在诊断后很快就能拿到药,开水冲服,简单、方便又不失特色。王阶坚信,“中医药只要能够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一定可以在临床救治中发挥更大作用”。
[19]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