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14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区县全面实施“站立行动—髋膝关节置换项目”,520余名贫困患者受益;这些区县分期分批安排300余名医护人员到山东对口帮扶医院免费接受3个月~6个月的脱产培训……这是近日记者从重庆市卫生健康委获悉的情况,也是鲁渝扶贫协作走深走实、惠及民生的一个缩影。
建机制、结对子、育队伍、强项目、塑品牌精准发力,山东、重庆两省市卫生健康系统近年来“精耕细作”扶贫工作,加强健康扶贫协作,取得明显成效。
建立一套“真管用”的长效机制。鲁渝两地卫生健康委双方主要领导每年互访,召开联席会议,签订协作框架协议和三年行动方案,重点围绕医疗资源帮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帮扶、远程医疗平台建设帮扶、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帮扶、中医药帮扶等方面,深化细化实化协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
结成一批“帮得上”的协作对子。将山东医疗机构优势与重庆贫困区县医疗机构短板精准“对接”,山东省14市与重庆14个贫困区县签订一对一帮扶协议,分别确定至少1家以上三级甲等医院与重庆区县医院结成协作对子。目前,山东46家省市级医院与重庆14个贫困区县医院结成帮扶对子,14市的县级医院与重庆14个贫困区县54个乡镇卫生院结成协作对子,帮助建设重点专(学)科36个,有效提升贫困地区医疗技术水平,构筑起省市帮扶区县、市(区)县协作乡镇的医疗帮扶网络。
打造一支“留得住”的人才队伍。实施中医药人才“十百千”培训项目。遴选重庆10名中医师与山东10名中医结成师徒关系,开展为期3年的师承学习;连续两年举办中医院院长培训班、中医临床骨干培训班和乡镇卫生院长培训班,培训各类中医药服务管理人员和中医临床骨干400余名;选派山东师资,组织重庆市贫困区县1000名村医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目前,贫困区县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卫生院达90%以上。
开展组团式帮带。山东先后派出600余名医疗人才到重庆开展6个月以上的支医工作,将支医人才整合打包,对相关科室、专业和乡镇卫生院进行整体帮带。山东省医疗专家共诊疗群众30余万人次,实施手术1000余台次,收徒800多人,传授新技术180余项,举办学术讲座600余场,开展新诊疗项目78个,有力地提升了当地医疗服务能力。如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张强团队帮带的重庆市秀山县人民医院介入诊疗中心,当地医生已实施介入手术500余例,实现了该类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实施一批“扶得准”的惠民项目。山东省卫生健康系统累计投入资金1亿多元,突出解决贫困区县基本医疗保障难题。聚焦“三保障”突出问题,投资1800万元为深度贫困乡镇配备“120”救护车和医疗设备,提升基层医疗急救和技术服务能力;实施了15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国医堂建设项目、3个区县中医院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在14区县综合医院建设了上连山东省立医院、下接乡镇卫生院的远程诊疗中心,实现了疑难杂症和重大手术实时诊疗和远程教学,借助现代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医疗资源共享。
[19]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