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行业研究 > 医药卫生 > 正文

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的临床研究

05/28
2020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分享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慢性免疫介导的肠道炎症,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UC通常局限于结肠,是中性粒细胞在固有层和隐窝侵润的弥漫性黏膜炎症。CD的特征是分散、透壁性炎症,可累及胃肠道的任何部分,典型的受累区域是小肠,特别是末端回肠和结肠。IB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IBD由遗传、免疫、环境和微生物因素等因素互相作用引起的。肠道菌群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细菌、真菌和病毒组成的动态群落,调节黏膜的稳态和生理机能。肠道菌群失衡和肠道对细菌的异常免疫反应可能破坏体内平衡,并与人类IBD相关。近年来,随着16 s rRNA测序技术的发展,很多研究发现IBD患者肠道组织及粪便微生物群存在不同程度的紊乱。与健康对照组比,IBD患者粪便菌群多样性降低,肠道菌群的组成发生变化。与IBD患者最相关的生态失调模式是共生细菌多样性的减少,特别是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而属于肠杆菌科的细菌种类相对增加。 为了描述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粪便微生物群落组成,找出与炎症性肠病相关的菌群,为疾病的治疗和诊断提供新思路,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田丽,广西医科大学黄颉刚,梁浩, 等人收集克罗恩病(n=20)、溃疡性结肠炎(n=10)和健康对照组(n=30)的粪便样本,利用16S rRNA测序法,测定粪便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组成。 结果发现,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与正常对照组有显着差异。炎症性肠病患者变形菌门、Epsilonbacteraeota、酸杆菌门、志贺氏菌丰度显着升高;普氏菌属_9、巨单胞菌属、Lachnoclostridium丰度显着降低。克罗恩病组Lachnoclostridium丰度显着高于溃疡性结肠炎组,酸杆菌门、普氏菌属_9丰度显着低于溃疡性结肠炎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丰度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微生物失调,IBD患者肠道菌群中致病菌增多(主要为变形菌门和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克罗恩病组和溃疡性结肠炎组的差异菌群可能和疾病相关。 [19]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81724","PageTitle":"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的临床研究-行业研究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3,"Name":"行业研究","Sort":2},"Rid":81724},"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