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今年全国两会,有关铁路疫情防控、建设、改革、技术创新等方面情况受到各界关注。(新华网5月23日)
通常受到各界关注的事物,大都是与人们利益较为相关的事物。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特别铁路运输凸显出来的“两增三减”效应,很契合新形势下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引起各界关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高质量发展具有多元特征,增强效率、增加效益这“两增”,和减少能耗、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碳排放这“三减”,都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铁路运输去年以来的亮丽表现,无疑是高质量发展“两增三减”的有力诠释,对我国高质量发展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2019年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36.6亿人、同比增长8.4%,完成旅客周转量14706.6亿人公里、同比增长4.0%。而同期公路营业性客运量130.1亿人、下降4.8%,完成旅客周转量8857.1亿人公里、下降4.6%。仅从周转量就可以看出,铁路运输已成为我国旅客运输的骨干,其旅客运输的高速度、高效率,大大提高了我国经济社会活动的效率。
此外,全国铁路去年完成货物总发送量43.9亿吨、同比增长7.2%,完成货物总周转量30181.9亿吨公里、增长4.3%,占全社会的比重进一步上升,有效促进社会物流成本下降,提高了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去年铁路运输单位运输工作量综合能耗为 3.94 吨标准煤/百万换算吨公里、下降 3.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764 吨、降低 6.1 %,二氧化硫排放量减排4398 吨、降低 44.7 %。去年铁路货运增量如与公路完成同样的货运量相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34万吨,绿色发展效应显着。铁路运输的“三减”,为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今年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在此背景下,我国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要实现这些目标任务,铁路运输 “两增三减”效应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今年以来,铁路部门多措并举努力畅通铁路这个国民经济大动脉,为我国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如1至4月,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10.9亿吨、同比增长2.4%,努力打好货运增量攻坚战;中欧班列累计开行2920列、发送货物26.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4%、27%,充分发挥了中欧班列国际贸易战略通道作用,积极助力全球战“疫”和国际供应链畅通。
目前铁路部门正在全力推进“五个确保,五个见实效”工作,积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在全路113个重点在建项目全部复工并稳步达产、1至4月投资完成1477亿元的基础上,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二季度投资将完成2298亿元、同比增长4.1%,同时确保商合杭高铁合肥至杭州段、南通至上海铁路、赤峰至喀左高铁等项目如期开通运营。相信经过更积极的努力,铁路将为巩固疫情防控阻击战重大战略成果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188]
\t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