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金融市场技术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投资群
读书群
文章
  • 文章
  • 报告
  • 图书
  • 公募
  • 私募
  • 资讯
搜 索
上传文档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财经 > 保险 > 正文

政策开绿灯 银保监会支持险资拓宽服务范围

05/28
2020
来源
北京商报
分享
16.6万亿元是保险业“浇灌”实体经济的最新成绩单。为发挥保险资金来源 稳定、成本较低、期限较长等优势,让实体经济获得更多源头活水,5月27日,银 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对符合国家导向的投资项目,从投资范围、 投资比例等给予政策支持。同时,还将建立保险资管产品注册服务绿色通道、改革投 资管理能力备案机制、拓宽服务实体企业范围等。在业内人士看来,助力实体经济利 国利民,但险资在具体投向和标的选择方面仍需谨慎对待,防范信用风险并尽量避免 “踩雷”情况的发生。 险资“输血造血”16.6万亿 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长线资金,一直以来,险资都在发力深入对接实体经济。在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的背景下,险资更展现出其“及时雨”的特点。 5月27日,北京商报记者从银保监会获悉,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险行业通过 投资债券、股票、债权、股权等方式累计为实体经济融资了16.6万亿元。该笔资 金不仅成功“输血”实体经济,更重要的是通过资金的盘活效应,为实体经济“造血 ”功能提供了基础条件。 近几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参与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支持 棚户区改造以及绿色金融投资等中,都有保险资金的身影。例如1月16日,京沪高 铁挂牌上市。而其上市背后,以平安资管、太保资产为代表的保险资金联合体占股9 .98%。这是险资首次以股权投资计划方式投资具有国家重大战略价值的基础设施 项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与其他资金相比 ,险资的特点就是期限较长,在当前中国的金融市场中,长钱相对较少,而保险资金 ,特别是占据主体的寿险资金就属于长钱,可以配置长期的资产,也能使其穿越一些 经济周期性的变化。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嘉宁也指出,以寿险业务为主的保险公司往往具备 大量的资金储备,而且寿险业务因其投资周期较长,也可以进行相对长期的资产配置 。另外,保险行业以“保障”为首要工作,投资方面相对偏保守,并注重稳定收益, 对于需要融资的企业而言,融资的成本也相对较低。 引导对企业长期融资支持 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路上,监管部门一直未停歇。对于下一步的工作,银保监 会指出,将加强政策引导,支持保险资金发挥期限长和来源稳定等优势,服务经济高 质量发展。 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首先是强化对企业复工复产的长期融资支持。发 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鼓励保险机构通过股权、债权、股债结合等方式,为重大 工程项目和企业提供长期融资支持。建立保险资管产品注册服务绿色通道,对投资于 受疫情影响较大地区的产品,提高注册发行效率,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值得一提的是,5月27日,银保监会还就险资可投资的银行资本补充债券的发 行人条件进行放宽。包括取消发行人“总资产不低于1万亿元,净资产不低于500 亿元”的要求。同时,将发行人“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一级资本充足率 不低于9%,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1%”的要求调整为“资本充足率符合监管规定” 。另外,还取消了发行人外部信用等级AAA级的要求。 在国寿资产总裁王军辉看来,此举一方面有利于助力银行补充资本、支持服务实 体经济;另一方面,还将丰富保险公司自身投资资产风险谱系、优化资产久期结构、 提升投资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银保监会还将推进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加强政 策引导,对符合国家导向的投资项目,从投资范围、投资比例等给予政策支持。改革 投资管理能力备案机制,强化资金运用信息披露,赋予机构更多投资选择权。取消保 险资管产品发行许可,推进资产支持计划注册制改革,增加产品供给,提升资金运用 效率。 沪上某险企投资总监坦言,“改革投资管理能力备案机制,强化资金运用信息披 露,赋予机构更多投资选择权”,为监管近年来首次提出,通过强化信披的方式,未 来有望实现大幅度放宽对投资能力的限制,从而使更多的险资可以直接从事债权和股 权类投资,甚至是从事部分衍生品交易。不仅提高了效率,又可以免除监管机构的审 批责任,各得其所。 谨慎平衡风险收益 在业内人士看来,助力实体经济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险资在具体投向和标的选 择方面仍需谨慎对待,尽量避免“踩雷”情况的发生,导致利润受损,甚至高风险事 件的发生。 朱俊生表示,对于险资而言,既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又要保证自身资金的安全 性和收益性。其中,在收益性方面,险资也是有成本的,特别是由于竞争比较激烈, 保险产品的负债端成本相对较高。因此,也需要一定投资收益的保证,才能弥补负债 端的成本,做到资产和负债的匹配。 “但在当前整体经济下行、违约率提高之时,险资的部分投资也面临着比较大的 信用风险。而险资通过债权的方式直接投资实体经济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保险公司更 要加强风险管理,特别是当下阶段信用风险的管理。”朱俊生如是说道。 陈嘉宁也指出,虽然在具备规模大、时间长以及企业融资成本低等多项优势的基 础上,险资投资的可选范围往往较大,但对于资金安全性更加注重的保险公司而言, 自身也应做好风险和收益的平衡,毕竟在收益率越高的背后,潜在的风险也越大。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在车险业务增长乏力的同时,信用保证保险正成为冉冉 升起的“新星”,部分保险公司通过把债务人的保证责任转移到自身,既保障了出借 人资金的安全,也助力部分小微企业能更快更好发展。然而,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其义 务时,赔偿责任就由保险公司承担,在全球疫情蔓延、信用风险更加突出的当下,保 险公司“踩雷”的几率随之加大,不仅有中小型险企“折戟”受罚,更有上市险企自 曝承保亏损加剧,单项业务年度亏损近29亿元。 为了防范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 楠指出,保险公司在经营保证保险业务时,应关注各行业和单个个体的信用风险,也 包括相关性和集中度风险。同时,需要提升自身对所承保标的信用风险的判断能力, 要穿透到底层;谨慎选择合作方,了解产业链;关注经济金融周期因素,适当保守。 另外,服务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时也要关注风险,与其他优质机构合作。 [32] \t
网友评论
{{Creator}}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Creator}} 回复 {{BeQuote}}
{{infoBody}}
{{$val.TimeAgo({Dtime})}} [回复]
mtachn.com
© 2013 mtach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48665885号-3
微信公众号
{"InnerBanner":null,"MbPageUrl":"/m/Datums/Info?id=81114","PageTitle":"政策开绿灯 银保监会支持险资拓宽服务范围-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Redirect":null,"Data":{"TypeRow":{"id":4,"Name":"金融财经","Sort":1},"Rid":81114},"UserInfo":{"ID":0,"UName":null,"Face":null}}